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任重心长在,年侵力未堪。
圣贤憎独学,老宿幸同参。
已信乾坤蕴,无踰孔孟谈。
谁能中道废,长使一生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目为《次韵答罗鄂州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任重心长在”强调了内心的坚定和责任感,表明诗人深知重任在肩,尽管岁月流逝,体力渐衰,但内心的热情和责任感并未减退。接着,“年侵力未堪”反映了诗人对岁月侵蚀的自嘲,但也透露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圣贤憎独学”一句,暗示了诗人认识到个人学习的局限性,认为与他人交流切磋才能有所长进,这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诗人庆幸能与前辈学者一同研讨,增长智慧。“已信乾坤蕴”表达诗人深信世间万物皆有其道理和奥秘,而“无踰孔孟谈”则推崇孔子和孟子的教诲,认为他们的言论是最高的境界。
最后两句“谁能中道废,长使一生惭”,诗人感慨万分,表示自己不愿半途而废,始终坚守信念,以免一生都为此感到惭愧。整首诗情感真挚,富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的执着态度。
不详
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
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
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镜里枯疏雪点毛,笔端凌乱雨浮膏。
侵疆稍稍龟阴复,作堵渠渠鸿雁劳。
乔木有孙关国体,故基能筑是人豪。
自言书就堪□□,谁谓先公论太高。
只怜久病刘公干,不羡多驺邓仲华。
解寄长年新句法,颇思前夜好灯花。
自离窗外千秋雪,长看天西一色霞。
想见疏桐凉月下,幽鸿无伴立寒沙。
黄花和露作深秋,志士临风惜壮猷。
靡靡道途空接淅,摇摇心事剧悬旒。
儿时种木今盈抱,老去还家莫漫游。
侧耳乡书上霄汉,圣朝宾贡似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