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梦归南湖

林野相望不隔关,梦魂径到岂为难。

恍如天上飞升客,忘却人间走俗官。

嵓桂直通笼鹤槛,水荭斜倚钓鱼竿。

觉来不忍轻开眼,窗外芭蕉战晓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梦中回到家乡南湖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羁绊的超越。诗人以“林野相望不隔关”开篇,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心灵都能与远方的山野相通,无需物理上的障碍。

接着,“梦魂径到岂为难”一句,则是说在梦中,自己的精神能够直接抵达目的地,似乎没有任何困难。这里的“岂为难”,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束缚的轻松与自如。

下两句“恍如天上飞升客,忘却人间走俗官”更是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在梦中仿佛成为了天上的游客,能够自由翱翔,不再被世俗的职位所羁绊。这里的“恍如”,意味着一种出神入化的状态,而“忘却人间走俗官”则表达了对尘世烦嚣的一种超然。

诗的后半部分,“嵓桂直通笼鹤槛,水荭斜倚钓鱼竿”,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山中的桂树连绵,似乎与仙界相通,而“水荭”则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用以形容诗人在水边垂钓的情景,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隐含着一种超脱红尘的心境。

最后两句,“觉来不忍轻开眼,窗外芭蕉战晓寒”,则是在梦醒之后,对那一幕幕美好景象的留恋。诗人不忍心马上离开那个梦境,更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的严酷,因此即便是窗外冷风中摇曳的芭蕉,也似乎在与晨寒作战。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羁绊的超越。在宋代文人之间,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超然物外的追求是常见的主题,这首诗恰好体现了这样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泊吴江塔院喜霁

风雨因何犯晓来,不教閒却好诗材。

直须船内幽人起,始放天边暖日开。

杰阁岂容关一面,长桥浑欲走千回。

归时相见逢佳月,忙杀同行鹦鹉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其二)

襁褓予多疾,三年托渭阳。

未能看击瓮,常是戏登床。

转首尘埃里,惊心岁月长。

挽兄赍志去,倾泪入诗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其一)

王祖扶天日,同声外氏翁。

功勋俱卓越,门户合穹隆。

诸舅今何在,唯兄命亦穷。

贤郎须力学,一线续家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诗本

诗本无心作,君看蚀本虫。

旁人无鼻孔,我辈岂神通。

风雅难齐驾,心胸未发蒙。

吾虽知此理,恐堕见闻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