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既喧鬨。
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从。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
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
嗟君本侍臣,笔橐从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何人慰流落,嘉蘤天为种。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凤。
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
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
不详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馀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
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
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朅来震泽都如梦,只有苕溪可倚楼。
斋酿酸甜如蜜水,乐工零落似风鸥。
远思颜、柳并诸谢,近忆张、陈与老刘。
风定轩窗飞豹脚,雨馀栏槛上蜗牛。
旧游到处皆苍藓,同甲惟君尚黑头。
忆昔湖山共寻胜,相逢杯酒两忘忧。
醉看梅雪清香过,夜棹风船骇汗流。
百首共成山上集,三人同作月中游。
海南未起垂天翼,涧底仍依径寸庥。
已许春风归过我,预忧诗笔老难酬。
此生岁月行飘忽,晚节功名亦谬悠。
犀首正缘无事饮,凭驩应为有鱼留。
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
斯人所甚厌,投畀每不受。
欲其少须臾,夺去惟恐后。
云谁尸此职,无乃亦假守。
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
胡不安其分,但听物所诱。
时来各飞动,意合无妍丑。
坐令鸡栖车,长载朱伯厚。
平生无一旅,既死吒万口。
自闻与可亡,胸臆生堆阜。
悬知临绝意,要我一执手。
相望五百里,安得自其牖。
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
伶俜嵇绍孤,老病孟光偶。
世人贱目见,争笑千金帚。
君诗与楚词,识者当有取。
但知爱墨竹,此叹吾已久。
故人多厚禄,能复哀君否?
不见林与苏,饥寒自奔走。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
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