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
劫空须到底,用妙不循根。
宗派谁传衣钵,他家自有儿孙。
这首诗描绘了山川在秋寒中显露出锐利的轮廓,水面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河床的沙痕,给人一种萧瑟而深沉的感觉。诗人借景寓言,表达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经历劫难后终将回归本源。"劫空须到底"暗示世事如梦,一切皆会过去;"用妙不循根"则强调智慧的运用超越常规,不拘泥于事物的表面。接下来,诗人以禅宗传承为喻,提出宗派虽有师徒相承,但每个门派都有其独特的后代和发扬者,寓意佛法或技艺的生生不息。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意诗,体现了宋代禅僧对生活与修行的深刻洞察。
不详
夜色灯痕忽满楼,又闻儿女说牵牛。
余情尚袅人间世,残暑初回天下秋。
坐惜景光驰巧匠,一凭浩荡忆灵修。
风怀孤尽行将老,不分平居此夕愁。
本体无生,诸尘幻成。白发雪漫顶,青瞳秋在泓。
妙触出碍,机用超情。珠走不留影,谷虚还应声。
默默坐寒唯自照,天无四壁月三更。
太行之雪春不消,黄河之月夜更饶。
家风许清白,身世自超摇。离微器重,出没机调。
光燄波澜俱满净,珊瑚林树涨高潮。
情谓之外兮言路那通,形壳之外兮模画那同。
一方明有月,万簌啸而风。其应而妙,其用而冲。
图星之拱兮周罗而北,流水之向兮曲折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