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影(其二)柳影

不辨劳亭色,谁知远别心。

大堤多近水,斜日渐移阴。

叠浪生平地,新条暗旧林。

东风太无赖,摇曳碧阶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首句“不辨劳亭色”,以“劳亭”为背景,暗示了地点,但重点在于表达诗人对环境的观察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情感的沉浸或是光线的变化,使得景色变得模糊。这一句为后续的情感铺垫,引出对离别的感慨。

“谁知远别心”,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这里的“远别”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更蕴含着情感上的疏远和内心的不舍。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远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思念。

接下来的“大堤多近水,斜日渐移阴”,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大堤靠近水面,夕阳西下,光线逐渐被云层或树木遮挡,形成了阴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叠浪生平地,新条暗旧林”,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平地上波浪般的柳条生长,新长的枝条覆盖了原有的树林,象征着新生与更替。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长过程与人生哲理相联系,寓意着生命不断更新,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取代。

最后,“东风太无赖,摇曳碧阶深”,以东风的顽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过时柳条随风摇曳的情景。这里的“无赖”并非贬义,而是形容春风的调皮与生机,它让碧绿的台阶更加深邃,充满了生命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树在春风中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之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离别、时间流逝、新生与更替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影(其三)莲影

一片横塘月,芙蓉镜里看。

参差栖鹭迹,掩映钓鱼竿。

叶覆青油幕,花擎白玉盘。

涉江归去晚,北斗正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八影(其四)竹影

何用直干霄,低垂近寂寥。

閒窗添个个,虚室静萧萧。

白日心先远,青云路转遥。

此君不可见,形影两无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八影(其五)菊影

秋色与心清,秋花剌眼明。

南山天一角,沧海月三更。

爱此孤光合,因之逸兴生。

翛然陈迹外,相对两忘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八影(其六)桐影

古桐高百尺,全体含宫商。

偶尔见孤影,要之非所长。

疏枝凋玉露,片月堕银床。

我亦和光者,相期在善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