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其十六)

问余何所好,所好在六经。

不作亦不述,好古未有成。

笑彼百家言,戛戛纷所更。

驱去弗复览,闭门书黄庭。

滴露小窗前,好鸟向我鸣。

此际意无限,处处深有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和陶饮酒(其十六)》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经典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学说的批判态度。

诗的开头“问余何所好,所好在六经”,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经典(六经)的深厚兴趣和热爱。接着,“不作亦不述,好古未有成”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态度,即不急于自我表达或记录,而是专注于对古代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

“笑彼百家言,戛戛纷所更”则体现了诗人对当时各种学说的批判态度,认为它们变化繁多,难以把握本质。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经典价值的坚持,以及对创新和多元化的审慎态度。

“驱去弗复览,闭门书黄庭”一句,描述了诗人远离世俗杂务,专心研读《黄庭经》的情景,展现了他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修养的生活方式。

最后,“滴露小窗前,好鸟向我鸣。此际意无限,处处深有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小鸟在窗外鸣叫,仿佛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情厚爱,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精神宁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其十七)

斗室小有天,空庭小有风。

绕榻置青箱,坐卧古籍中。

一叶堕周易,知与前林通。

萧疏秋树间,茨屋三五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陶饮酒(其十八)

瓶粟犹未罄,村酿或可得。

安得陶渊明,就我解我惑。

看我箧中诗,介然去茅塞。

借廛醉乡中,同行归乐国。

先生故寡言,余也愿偕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陶饮酒(其十九)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

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

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

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陶饮酒(其二十)

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

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

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

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

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

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