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杂诗(其三)

驾牛东皋上,有客问我经。

我牛依田转,客亦随我行。

请问大《易》旨,此理不易听。

乾卦冠潜龙,遁世去其名。

奇门称遁甲,乃能役九星。

祇兹无首义,可农亦可兵。

八卦周天转,六位以时成。

时哉不可背,亦岂容将迎。

朝为辇上客,夕为陇上耕。

斯义如转圜,指出子应聆。

顾客且安坐,吾牛不肯停。

东园有嘉树,开花照昏晓。

一为葛藟萦,遂使枝条槁。

枝条既以尽,葛藟萦未了。

我欲解其缠,轇轕死相抱。

念此不能除,斩断乃为好。

斩藤树亦伤,藤去树以保。

今晨心目旷,宿秽净如扫。

乐哉嘉树柯,且复惜其老。

寄言种树人,此物去宜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田园杂诗(其三)》,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场景。诗人驾牛耕田,路上遇到询问农事的客人,通过问答探讨了《易经》中的道理,特别是关于乾卦中潜龙和遁世的哲学。诗人强调了顺应自然和适时变化的重要性,指出人生如早晨为官,傍晚归田,如同树木开花与葛藟缠绕的关系,必须适时处理,才能保持生机。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我牛不肯停”象征着生活的连续性和不可抗拒,而“斩藤树亦伤,藤去树以保”则表达了舍弃旧事物以求新生的智慧。最后诗人以“寄言种树人,此物去宜早”劝诫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困扰应及时解决,以免积累过多。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钱澄之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田园杂诗(其四)

屋上春鸠鸣,田家谷始播。

时雨催我还,倚锸檐前坐。

牧童去未归,雨声听渐大。

时雨岂不嘉,所虑老牛饿。

自往唤牧童,牵牛入兰卧。

我牛既以来,我锸行须荷。

田畴及时治,况复雨初过。

亦知冒雨寒,为农焉敢惰。

形式: 古风

田园杂诗(其五)

春天不久晴,衣垢及时浣。

身上何所著,敝襦及骭短。

家人念我寒,一杯为斟满。

酒满不可多,农事不可缓。

奋身田野间,襟带忽以散。

乃知四体勤,无衣亦自暖。

君看狐貉温,转使腰肢懒。

形式: 古风

田园杂诗(其六)

人生会有尽,行止非自由。

止亦不可趣,行亦不可留。

如何柴桑叟,汲汲为此忧。

终年痛饮酒,冀以忘其愁。

吾身听物化,化及事则休。

当其未化时,焉能弃所谋。

有子亦须教,有田亦望收。

天心与人事,何息不周流。

我不离世间,而愿与天游。

焉能外亲戚,视之同聚沤。

乃知黄老书,不如孔与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鸡鸣

冬已过半夜偏长,愁人不眠独在床。

寒鸡拥翰不肯叫,老鸱得气山头啸。

山头有虎伺人行,伥鬼骑虎学鸡鸣。

鸡在墙根鼓两翅,欲鸣不鸣时未至。

村南村北闻犬喧,鸡未三唱勿出门。

窗前山鬼太无赖,低头树下学人拜。

遥遥古寺打钟声,一声一拜声声惊。

鸡鸣一声天下白,千状万态从此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