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物以甘柔趋所嗜,茶独森严正其味。
老僧得之其梦圆,张喉引喙欲谈禅。
小僧得之忘百虑,挑囊直入茶山去。
僧无老少俱喜茶,问讯武夷仙子家。
待我明年春睡醒,借尔郝源作茶鼎。
这首诗描绘了茶在僧侣生活中的重要性与神圣地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对于不同年龄僧侣的不同意义。
首先,诗中提到“物以甘柔趋所嗜,茶独森严正其味”,说明茶以其独特的甘柔之味,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老僧得之其梦圆,张喉引喙欲谈禅”描绘了老僧在品茶时,心灵得到净化,准备进入禅思的状态。而“小僧得之忘百虑,挑囊直入茶山去”则展示了年轻僧侣在茶的引领下,放下杂念,投身于茶山的探索与修行之中。这反映了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引导和实践。
“僧无老少俱喜茶,问讯武夷仙子家”一句,表达了茶在僧侣群体中的普遍喜爱,以及对茶产地——武夷山的向往和尊敬。最后,“待我明年春睡醒,借尔郝源作茶鼎”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一年中,能够再次享受茶香,特别是来自郝源的茶鼎之茶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茶在佛教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跨越时空,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不详
三昧酒,吃便醉,坐禅时,只瞌睡。
轻轻未可悚动渠,送上茶山渠自会。
见张三,逢李四,把得便行果灵利。
一枝春信有来由,六出飞花不相类。
到秀峰,真得地,四方老衲如云至。
跨著三门酌一杯,换却眼睛拈却鼻。
铁面老禅今健否,家居道旧想安然。
饭香苦忆伊蒲馔,井冽还思甘露泉。
真斗九汤云起雪,贡馀径寸玉无瑕。
春寒不念山中事,岁岁封题记我家。
瓦盆雷动千山晓,横岭香传两袖风。
添得老禅精彩好,江西一吸兔瓯中。
今我老无崖险句,送人行不折杨花。
前头有问又须道,黄面禅和吃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