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其二)

晚妆才了。粉气如烟空处绕。携手斜阳。

鬓后风味渐渐香。偷移宝屧。便不逢人心已怯。

小语多时。只有花阴宿鸟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兰·其二》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傍晚女子妆罢后的闲适场景。"晚妆才了",寥寥四字,勾勒出女子刚刚完成精致的晚妆,那份细致与矜持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脂粉香气,如同烟雾般萦绕。"粉气如烟空处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氛围。

"携手斜阳",女子与人相伴,夕阳余晖映照下,她的鬓发间散发出独特的韵味,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香气愈发浓郁。"鬓后风味渐渐香",这句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魅力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流转而逐渐显现。

"偷移宝屧",暗示女子轻盈地挪动脚步,小心翼翼,似乎怕惊扰他人,透露出她内心的微妙情感。"便不逢人心已怯",即使没有遇见期待的人,她也感到紧张和胆怯,流露出一丝娇羞和期待。

最后两句"小语多时,只有花阴宿鸟知",描绘了女子独自低语的情景,周围只有花阴下的栖息鸟儿能感知她的私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微妙的意境,表达了她的孤独与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晚妆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娇媚、羞涩以及对爱情的期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减兰(其三)

木樨花发。记向花边寻宿约。挨近罗衣。

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归路。辨不分明烟外树。

澹月疏帘。一丈桐阴绿到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兰(其四)

扁舟西去。两地情怀无说处。各自生愁。

各自昏昏过一秋。寒灯谁共。枕上定须寻好梦。

梦若寻来。夜半楼扉为我开。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采桑子(其一)

玲珑亭子分三面,一面迥廊。一面红墙。

一面栏干靠夕阳。木樨香和茶烟腻,才出纱窗。

才整罗棠。人倚西风语亦凉。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二)

去年此刻曾相见,略诉殷勤。略解温存。

略有思量未当真。今年此刻重相见,瘦了眉痕。

肥了愁根。难道秋来例病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