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画兰册(其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表达了一位画家对于自己艺术追求的感慨与决心。
首句“平生作画恨无师”,诗人自述一生致力于绘画,却遗憾未能得遇良师指点,表达了对艺术指导的渴望与遗憾。次句“花鸟而今学已迟”,点明了学习绘画的时间已经晚了,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年岁渐长后才开始或重新投入艺术创作,体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紧迫感和对技艺提升的迫切需求。
接着,“欲作道人兰弟子”,诗人表达了想要成为兰花画法的弟子,即专注于兰花的绘画,追求更高深的艺术境界。这里的“道人”可能指的是精通某种艺术或哲学之道的人,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对兰花这一题材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决心。
最后一句“潇烟湘雨写枝枝”,描绘了在潇湘烟雨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兰花枝条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能力,也寓意着在艺术创作中,诗人希望能够融入自然,通过作品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深情,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对时间和技艺的反思。通过描绘兰花这一高洁之物,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寄托了自己对理想艺术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