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其十二)

春风轻,春日晴。柳眼青,黄莺鸣。

郁郁葱葱生瑞气,世上老人天上星。

释迦赞叹,弥勒證明,蟠桃仙果笑中呈。

林下衲僧将何酬献,手中千古一枝藤。

形式: 偈颂

翻译

春风温柔,春日晴朗。柳树新绿,黄莺歌唱。
茂盛的树木充满吉祥之气,世间长者如同天上的星星。
释迦牟尼赞叹,弥勒佛加以证实,蟠桃仙果在欢笑中呈现。
山林中的僧侣应以何物相赠,只有一枝古藤在手。

注释

轻:形容春风柔和。
晴:形容天气晴朗。
柳眼:指柳树初生的新叶。
瑞气:吉祥的云气。
老人:比喻有智慧和经验的人。
释迦:佛教创始人。
弥勒:佛教菩萨,象征欢乐与宽容。
蟠桃:神话中的仙果,象征长寿。
衲僧:穿僧袍的僧人。
藤:一种多年生蔓藤植物。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偈颂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风轻,春日晴",轻柔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烘托出宁静和谐的氛围。"柳眼青,黄莺鸣",通过柳树新叶的嫩绿和黄莺的啼叫,展现出春天的鲜活与活力。

"郁郁葱葱生瑞气,世上老人天上星",运用比喻手法,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吉祥之气,而人间的老人被比作天上的星星,寓意长寿与智慧。"释迦赞叹,弥勒证明",借用了佛教中的两位重要人物,表达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认同和祝福。

"蟠桃仙果笑中呈",用蟠桃这一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果,象征着欢乐和永恒,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长寿的向往。"林下衲僧将何酬献,手中千古一枝藤",最后以僧人手持藤杖的形象收尾,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敬意,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四首(其十一)

梅花清晓香,烂熳而借功。

柳线早春浓,日暄而转位。非那边去,从者里来。

哆哆和和兮主宾妙叶,跛跛挈挈兮偏正全该。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十)

过去然灯佛,相牵弄业识。

现在漏灯盏,光影瞒人眼。

未来乾纸撚,贼赃无处典。

咄,髑髅前点破,鼻孔里看见。

衲僧门下黑漫漫,历劫不分通一线。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九)

拔断毒蛇尾巴,穿住黑牛鼻孔。

虚空背上牵来,大地六番震动。

甚恶毒兮甚仇雠,屎尿腥臊汗血流。

拟将眼觑无踪迹,个是清凉第一头。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八)

一举首登龙虎榜,太平亲到凤凰池。

全生全杀超言象,更透机先向上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