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陈太守的才华横溢和政绩显著。首句“万丈文光贯斗牛”运用夸张手法,赞美陈太守的才学如同光芒万丈,直冲天际,照亮了文坛。"新安太守诧贤侯"则直接肯定了他的贤能,新安百姓对他赞誉有加。
接下来两句“朱幡影动溪山晓,紫府清闻天地秋”,通过描绘朱幡随风摇曳,带来清晨的溪山美景,以及清朗的府邸声名远播,象征着陈太守治理下的地方安宁,政令清明。
“六邑苍生蒙化育,三年芹泮赖崇修”进一步强调了陈太守对百姓的教化和地方建设的贡献,他的政绩使百姓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改善。
尾联“明时暂袖调羹手,指日承恩拜冕旒”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暗示陈太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暂时放下治理政务,准备接受更高的朝廷任命,可能是指晋升为更高官职。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对陈太守的敬仰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