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戏作自寿

甲子重逢庆寿筵,盘中苜蓿对青毡。

算从今后纪初度,盼到古稀又十年。

薄俸已邀天禄贵,轻身无累地行仙。

儿曹欲拟罔陵祝,那及闲吟自擘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六十一戏作自寿”为题,出自清代诗人牛焘之手。诗中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通过庆祝自己六十一岁生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与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联“甲子重逢庆寿筵,盘中苜蓿对青毡”,描绘了在甲子年(即60岁)再次庆祝生日的情景。寿宴上摆放着象征吉祥的苜蓿,与青色的桌布相映成趣,营造出温馨而庄重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寄托了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颔联“算从今后纪初度,盼到古稀又十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计算着从现在开始,每过一次生日就标志着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直到古稀之年(70岁),还有十年的时光可以享受生活。这种对时间的感知,既展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颈联“薄俸已邀天禄贵,轻身无累地行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虽然俸禄微薄,但已经足够让他感受到上天赐予的富贵;同时,他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与轻盈,不被世俗的束缚所累,仿佛在人间漫步的仙人一般。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的向往。

尾联“儿曹欲拟罔陵祝,那及闲吟自擘笺”,则以儿女们想要为他祝寿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更愿意独自吟诗作对,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个性的独立与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年龄、财富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辨水

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

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

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

镇沅斥卤少清流,为渟为渊性不侔。

山溪径雨尽泥滓,井泉不搅清且浏。

人言井水多瘴疠,溪流虽浊不生忧。

愚者传疑智者信,倒置流品付悠悠。

此乡瘴气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沟渎。

污地浊泽此蒙泉,山薮藏疾当暑酷。

滂沱一刷延溪满,溲勃何用勤渗漉。

乡人晨昏剧饮此,荣卫安可容黪黩。

此时幸有未枯井,无尘无垢可鉴影。

舍此取彼胡为乎,一清一浊君试饮。

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陆公名泉亦难得。

但看扬子江水尽狂澜,有人江底汲取临不测。

形式: 古风

庚子年九日作

若有人兮山之阿,倒著接䍦影婆娑。

茱萸满地秋风老,樽前一笑金巨罗。

人间为有黄花节,腊屐游山披薜萝。

风流谁似高阳公,日暮归来骏马驮。

五柳头巾嗟独漉,白衣人至笑颜酡。

从来佳节不饮酒,盛年一去等掷梭。

戏马彭城群公宴,呼鹰台前野鹰歌。

独怜脱帽孟参军,高谈雄辩口悬河。

众中笑杀桓司马,丈夫空有髻峨峨。

流风百年频回首,人事古今一刹那。

浮生百年岂易得,空怀千载意蹉跎。

已觉韶光容易老,莫遣晚节等闲过。

花马城西黄山树,玉龙祠下白云窠。

一年秋色山中好,更觉重阳秋色多。

有酒不醉奈秋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伤春

年年花时醉花下,醉后狂吟兴潇洒。

有时午梦度花砖,花间苍苔坐三雅。

今年春事不堪夸,腊尽春寒飘雪花。

寻梅几度空惆帐,献岁无人采山茶。

东风二月乍回暖,澜沧江头归缓缓。

隔岸桃花瞥眼过,玉壶难卖春一碗。

临西官舍飞缁尘,杨柳条短不系春。

更愁阴山三丈雪,阔绝东西无行人。

时逢清明归计决,归来又过寒时节。

前度元都菜花黄,杜鹃啼残踯躅血。

幸有余芳恋枝头,春病无端又春愁。

缘悭坐惹蜂蝶怨,兴浅谁同秉烛游。

明知乐事年年少,一番春去一番老。

好花能得几时看,看到无花更懊恼。

昨来暂到五柳居,分得菊苗手自锄。

秋花应胜春花好,留醉重阳风雨庐。

形式: 古风

春风

春风狂入屋,四壁飞签轴。

案头一编书,翻披似解读。

鸣条万窍中,势欲摧大木。

去腊北风寒,冻如鸦瑟缩。

吹嘘旬日间,天晴气方燠。

猛势任横来,阴氛尽驱逐。

威重声名远,仁师无杀戮。

古有大将才,令人思方叔。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