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访迹删和尚(其一)

一棹寻江寺,潮平风浪稀。

道心孤屿上,世事隔禅扉。

幽映绿杨动,晴空白鹭飞。

我来人境外,闲坐对清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舟探访江边寺庙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世事的超脱。首句“一棹寻江寺”简洁有力,勾勒出诗人独自划船前往寺庙的场景,充满了探索与期待。接着,“潮平风浪稀”描绘了江面平静的景象,为接下来的内心独白铺垫了背景。

“道心孤屿上,世事隔禅扉。”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将自己内心的追求与外界的纷扰进行了鲜明对比。孤屿之上,道心静谧,与世事隔绝的禅扉象征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逃避。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也暗示了他寻求心灵解脱的决心。

“幽映绿杨动,晴空白鹭飞。”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绿杨轻摇,白鹭飞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与前文的孤独与超脱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平和。

最后,“我来人境外,闲坐对清晖。”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来到这远离尘嚣之地,静静地坐在阳光下,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是对当前情景的描述,也是对整个旅程意义的总结,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通访迹删和尚(其二)

寂寂坐忘久,落花从满襟。

溪声清滞虑,云影荡轻阴。

听树知风性,闻蝉證物心。

淡然无所著,渐觉道情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今夕是何夕,亲知自此回。

人吟青雀舫,浪过白鹅来。

渐渐吐山月,纷纷落酒杯。

东风犹与便,正好晓帆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任山有归冈州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

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

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客斋同此夕,寒雨欲三更。

白发吾衰老,青年汝弟兄。

少孤能自立,早岁负才名。

叹逝伤而父,终宵寐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