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前韵四首(其二)

石阑金井未经霜,一角疏阴蘸曲塘。

散发飘蓬怨归沐,落花团絮不盈箱。

树缘赐姓怜杨氏,恨写如眉托汉王。

传语行人莫攀折,年年清荫晕花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自然之美的画面。首句“石阑金井未经霜”,以“石阑”和“金井”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华美与静谧,而“未经霜”则预示着一种未被岁月侵蚀的纯净与美好。接着,“一角疏阴蘸曲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仿佛一角的阴影轻轻触碰了弯曲的池塘,带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

“散发飘蓬怨归沐,落花团絮不盈箱”两句,通过“散发飘蓬”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漂泊与无奈,以及对归家沐浴的渴望却难以实现的痛苦。而“落花团絮不盈箱”则以落花堆积、无法装满箱子的形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易保存,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树缘赐姓怜杨氏,恨写如眉托汉王”这两句,借树木的生长与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情感的怀念。其中,“赐姓怜杨氏”可能是指对杨贵妃的同情与怀念,而“恨写如眉托汉王”则可能是对汉王的某种情感寄托,或是对历史中美好爱情的向往与遗憾。

最后,“传语行人莫攀折,年年清荫晕花坊”一句,既是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告诫,也是对后来者的提醒——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轻易破坏。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虽已逝去,但它们留下的痕迹(如清荫、花坊)仍能给人带来美好的回忆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叠前韵四首(其三)

白纻西风感故衣,阳关三叠好音非。

乱鸦荒驿馀晖在,流水长桥去梦稀。

天远难牵征骑返,月明愁见夜乌飞。

乡园亦有琅琊思,对此依依未忍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叠前韵四首(其四)

芜皋蘅薄旧相怜,一掬閒情化晓烟。

醉眼相看几晨夕,垂头如诉更缠绵。

删成小草壬辰岁,种就愁苗戊子年。

莫向西风怨憔悴,垂青终在早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王西樵有丹凤城南之赋姑效其体

丹凤城南秋夜长,罗衣叶叶感秋霜。

野风何事穿帘箔,落月无心照屋梁。

边塞雁鸿书未得,星河牛女道相望。

暮江烟柳丝如织,不为离愁也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儿子肇湘作落叶二首语涉旖旎变格示之

无端摇落古墙头,铁骑金戈动素秋。

霜月含芒争出锷,江山无恙独登楼。

闺中少妇十年恨,塞上征人一夜愁。

自是天光还本色,别风淮雨各清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