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和旧词韵

念行藏在道,仕宦岂为谋身。

自谤起营蝇,东山高卧,北海开尊。

荣枯置之度外,得饶人处,谩也饶人。

须信吾躬道义,巍然良贵中存。浮名。蜗角是非蚊。

过耳总休论。且啸傲幽居,清风皓月,光景常新。

佩琴行吟胜景,访林泉、避暑赏烟云。

谁识怀忠畎亩,此心常不忘君。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追求道义,做官并非只为个人私利。
自我贬低只因蝇头小利,我选择隐居,畅饮于北海。
荣华富贵置之度外,能宽容他人,就尽量宽容。
坚信自己遵循道义,高尚品德在我心中永存,不被浮名所累。
琐碎的是非不值得计较,我只想在幽居中享受清风皓月,生活常新。
弹琴漫步,欣赏美景,探访山林泉石,避暑赏云烟。
谁能理解我心中忠诚,这份对君王的忠诚永不改变。

注释

道:道义,指人生准则或道德。
仕宦:做官。
谋身:为自己打算。
自谤:自我贬低。
营蝇:比喻微不足道的利益。
东山:隐居之地。
北海:泛指远方,这里指畅饮。
巍然:崇高,庄重。
良贵:高尚的品德。
浮名:虚名,表面的名声。
蜗角:比喻极小的地方。
蚊:比喻微小的事物。
啸傲:放声长啸,自由自在。
幽居:隐居的生活。
怀忠:怀着忠诚之心。

鉴赏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和旧词韵》是曹冠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首句“念行藏在道”表明作者注重内心的修养与道义,而非仅为官场功名。“仕宦岂为谋身”则揭示了他淡泊名利的立场。

接下来,“自谤起营蝇”暗示了世俗的纷扰和琐碎,而“东山高卧,北海开尊”则借用了典故,表示作者愿意像谢安那样隐居,享受自在的生活。“荣枯置之度外”表达对世事变迁的豁达,强调宽容待人,以“谩也饶人”进一步展现其宽厚的品格。

“须信吾躬道义,巍然良贵中存”强调了道德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高贵在于内心的道义坚守。“浮名。蜗角是非蚊”形象地批评了世人过于追求表面的虚名,如同蜗牛角上的争斗和蚊子的嗡嗡声,无足轻重。

“过耳总休论”表明作者不为外界纷扰所动,选择“啸傲幽居”,享受清风皓月的宁静生活,并从中找到新的乐趣。“佩琴行吟胜景,访林泉、避暑赏烟云”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沉浸于自然之美。

最后,“谁识怀忠畎亩,此心常不忘君”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田园,但心中始终忠诚于国家和君主,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展现了曹冠超脱世俗、重视道义、忠诚不忘的品格,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66)

曹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 字:宗臣
  • 号:双溪
  • 籍贯:东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69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梅

自来百卉千葩,算多有、异芬清绝。

此花独赋,天然标致,于中超越。

月脸妆匀,碧琼枝瘦,真仙风骨。

向严寒雪里,千林冻损,钟和气、先春发。

信是芳姿高洁。肯趋陪、游蜂戏蝶。

玉堂静处,竹梢斜亚,凝烟媚月。

一任严城上,单于奏、角声凄切。

待芳心结实,和羹鼎鼐,收功须别。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二)红梅

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秾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其三)

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

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

泉石因人轻重,岘首名传千古,登览赖羊公。

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游三洞

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

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出处两无心。

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

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洞,一派苍崖飞瀑,四序景常新。

遐想赤松子,来为醒冲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