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皇帝还位用《正安》

典祀有常,昭事上帝。奉以告虔,逮迄奠币。

钟鼓既设,礼仪既备。神之格思,恭承贶赐。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遵循传统的祭祀仪式,明明白白地敬奉上帝。
我们诚心诚意地献上祭品,直到完成奠币的环节。

注释

典祀:传统的祭祀。
常:常规。
昭事:明确地侍奉。
上帝:至高无上的神。
告虔:虔诚地告知。
逮迄:直至。
奠币:献上祭品或货币作为祭品。
钟鼓:敲钟击鼓,用于仪式开始。
既设:已经布置好。
礼仪:正式的礼节。
既备:完备齐全。
格思:降临思考,指神灵降临。
恭承:恭敬地接受。
贶赐:恩赐,神的礼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庄重而又神圣的场景,皇帝在举行对昊天上帝的祭祀仪式。"典祀有常"表明了祭祀活动的规矩和传统,它不仅是形式上的重复,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昭事上帝"则直接指出了祭祀的对象,显示出皇帝对最高神灵的敬畏之心。

在诗中,"奉以告虔"与"逮迄奠币"两句交织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其中“告虔”意味着祭祀之前的准备和宣告,而“奠币”则是具体的祭祀行为,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供奉。"钟鼓既设,礼仪既备"则进一步描绘出祭祀现场的庄重与严肃,这里的“钟鼓”可能象征着起始和召唤,而“礼仪既备”则是对整个仪式准备的确认。

最后两句"神之格思,恭承贶赐"中,“神之格思”表达了皇帝对于上天意旨的思考和感应,而“恭承贶赐”则是皇帝对上天恩泽的接受与感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皇帝的虔诚,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命的敬畏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服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皇权与神圣之间的联系,以及皇帝作为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宗教信仰和传统礼仪的重视。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八绝句(其一)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西湖八绝句(其二)

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

明月乍移新叶冷,啼痕只在子规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西湖八绝句(其三)

湘弦瑟瑟琐青梅,些是香销风雨嵬。

无数红兰向身泻,谁知多折不能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湖八绝句(其四)

南屏烟月晓沉沉,细雨娇莺泪似深。

犹有温香双蛱蝶。飞来红粉字同心。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