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景象,天气开始转凉,自然界呈现出一种淡雅而又有些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思念之情。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这两句点出了季节的转换,秋风开始吹拂,大自然也随之呈现出一种清冷的颜色。诗人捕捉到了初秋特有的气息,那种凉意不是刺骨的寒冷,而是温和中带着一丝尖锐。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这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翠绿的天空与清澈的水面相映衬,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秋风送爽,露珠挂满草尖,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凄凉,而那随风摇曳的菰蒲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他渴望有人能像霜竹一样坚韧不拔,即便是在云雾缭绕的高远处,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这里流露出的“悲声与恨”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可能是对某种事物或人生的无奈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雅的忧郁和远方思念之情。诗中没有直白的情感宣泄,而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有些许凄美的意境。
不详
丹心空自照,白首欲何成。
踏地方求实,笺天敢为名。
树深秋水净,山远暮云轻。
索我文书外,论交深友生。
人生玩岁月,世事变朝暮。
三年在门墙,一日泣岐路。
窗前长新绿,生意自呈露。
愿君日强饭,安排济时具。
女萝去长松,藉藉纷委地。
矇瞍辞诏相,十步九颠踬。
弱昧惭陋质,先生未终弃。
再拜愿有闻,服膺敢失坠。
词章道之华,于世非少补。
施之匪其宜,文绣被泥土。
自昔重立言,一语万钧弩。
谁其厌来者,是非实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