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溪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铜沟宫。

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

绛绡围掩怯新凉,归卧芙蓉池上殿。

空洗铅妆不洗妖,坐倾人国几良宵。

骊山更有汤泉在,千古愁魂一种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香水溪》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粉痕凝水春溶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水溪水面如春水般温润,仿佛还残留着女子的脂粉痕迹,透出淡淡的春意。接下来的“暖香流出铜沟宫”进一步渲染了香气四溢的氛围,暗示着这溪水来自宫廷深处,流露出华贵的气息。

“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通过月光下的美景,想象一位美人在此沐浴,其倩影与盛开的荷花相互映衬,色彩鲜艳动人。诗人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景色融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运用拟人手法,写玉肌如花的女子害羞得不愿让人直视,只有鸳鸯得以偷窥她的半面容颜,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绛绡围掩怯新凉,归卧芙蓉池上殿”描述女子沐浴后,用绛红色的轻纱遮掩,对新来的凉意有些畏怯,她回到芙蓉池边的宫殿,显得娇媚而慵懒。

最后两句“空洗铅妆不洗妖,坐倾人国几良宵”则转向对女子美貌的赞美,暗示她的美丽足以倾国倾城,即使洗净铅华,也无法掩盖她的天生丽质。而“骊山更有汤泉在,千古愁魂一种销”则借骊山温泉的历史传说,表达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这香水溪的美和女子的魅力都能消解千古愁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香水溪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神秘,以及其带来的无尽遐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越来溪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

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形式: 古风

采莲泾

青房戢多子,采得侬心喜。

今夜水风凉,君王宿船里。

行处绿云迷,歌声一道齐。

回头调越女,何似若耶溪?

形式: 古风

吴钩行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

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形式: 五言绝句

死亭湾

贫贱众所弃,岂惟愚妇人。

圭组何重轻,能令变交亲。

翁子昔未遇,妻去耻负薪。

五十非晚贵,不能待终晨。

一旦谒帝阍,还家绣衣新。

邸吏惊赤绶,邦人候朱轮。

无颜见故夫,自杀此水滨。

谁知孟德耀,元在尔东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