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赋堂

两篇妙赋,大都兴到疾书,读文章如见此地;

一斗浊酒,不是狂歌痛饮,游山水须学其人。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将“二赋堂”的主题与个人品性相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两篇妙赋,大都兴到疾书”这句话描绘了在“二赋堂”中,文人们激情勃发,灵感涌现时迅速挥毫泼墨的情景。这里的“妙赋”不仅指出了作品的高超技艺,更强调了创作时的灵感与激情,仿佛读者能感受到那笔墨间流淌着的鲜活生命力。

接着,“读文章如见此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仿佛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能够亲临其境,体验到那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氛围。这不仅是对“二赋堂”环境的赞美,也是对文人们才华的肯定,暗示了他们的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随后,“一斗浊酒,不是狂歌痛饮”这一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更为内敛、深沉的饮酒场景。在这里,“一斗浊酒”象征着文人们的深思熟虑与情感的沉淀,而非简单的狂欢。通过“不是狂歌痛饮”,诗人强调了饮酒背后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欢愉,更是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的释放。这种饮酒方式更加符合文人的气质,体现了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与交流。

最后,“游山水须学其人”这句话则点明了“二赋堂”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它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深入理解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与人相处、理解人性的深刻意义。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鼓励人们不仅要欣赏自然之美,更要学习如何像那些伟大的文人一样,以深邃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去体验生活,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二赋堂”及其相关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们对于生活、自然、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它不仅赞美了文人的才华与成就,更倡导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体验生活的真谛。

收录诗词(1)

贾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百熙联

生有自来,间气在湖湘,文德武功,与诸将帅后先不朽;

殁而犹视,灵魂招楚些,云车风马,佐我国家亿万斯年。

形式: 对联

贺袁世凯50寿联

相我国家,尚书北斗;锡公纯嘏,天保南山。

形式: 对联

陶朱祠联

半亩此迎神,越国江山留垄断;

五湖长浪迹,吴宫花草入扁舟。

形式: 对联

挽聂景儒曾祖母联

达于庄周,输所天偕老;国有颜子,非此母不生。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