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江春气寒,客况棹声闲。
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
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
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乘船南归时的心境与所见。开篇“长江春气寒,客况棹声闲”表达了长江的春意尚未浓郁,而旅人的心情则是寂静无为,只有轻轻的桨声打破夜晚的宁静。
接着,“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写出了旅人在夜色中停泊于各个村落之中,所经历的路途与所见的郡县山峦如同计数般清晰。这里通过“夜泊”、“程回”等词语,传递出行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旅途的沉思。
第三句“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形象地描绘了桑树的枝条垂挂在岸边,似乎随时都会断裂,而河水激荡形成的浪花在空旷的河湾中汇聚。这样的景致增添了一种生灵离散、物是人非的情感。
最后,“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表达了旅人对已经离开的邻家园地之亲近感受,以及他对于自己这次归来的态度——顺其自然,只是一时的回归。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豁达心境,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春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南归途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于过往和归乡情感的深刻表达。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搜新编旧与谁评,自向无声认有声。
已觉爱来多废道,可堪传去更沽名。
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
还胜御沟寒夜水,狂吟冲尹甚伤情。
久与寒灰合,人中亦觉闲。
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雨破冥鸿出,桐枯井月还。
唯君道心在,来往寂寥间。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
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
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