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七夕

偃仰当日谩能工,刻楮何如造化功。

乞巧从渠儿女道,自书拙赋上屏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偃仰当日谩能工”,诗人感叹过去的努力与成就仿佛只是徒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痕的感慨。接着,“刻楮何如造化功”一句,将人工雕琢与自然造物进行对比,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乞巧从渠儿女道,自书拙赋上屏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通过书写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民间乞巧节的习俗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真诚态度和对自我表达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反映了其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通过对比人工与自然、传统习俗与个人情感,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世界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武阳渡

落日平江晚最奇,白龙鳞换紫玻璃。

老兵绝叫客争渡,催得船来失却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其一)西林寺

寻僧闲事为官忙,人指云生是上方。

少避归牛寻曲径,野田黄雀闹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其二)西林寺

日日北风江倒流,木绵著花人索裘。

西津渡口半船月,秋在芙蓉十里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疏山道中

昨夕凉飔半点无,也无林影避行车。

秋云一崦疏山晓,欲往从之畏简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