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

昼夜分长短,气候互凉燠。

昼长宜官府,夜短省镫烛。

镫烛民膏脂,燃之非我欲。

无奈更漏长,欲眠还反复。

起坐向灯前,中心如转毂。

或将既往追,或将未来续。

兵民当怀绥,边境宜储蓄。

化何由而行,政何由而肃。

思之有未得,还将旧书读。

职分所当为,一一在心目。

夜分方就枕,展转犹未足。

奴隶不得眠,偶语向厨屋。

为此非好劳,庶以偿俸禄。

自从春昼长,百事免拘束。

冠盖临高堂,咨询尽民俗。

贫者为宽征,饥者为发粟。

善良加抚摩,豪强使慑服。

闾里无横科,仓廪有馀谷。

简教厉兵戎,公勤披案牍。

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

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

退食时从容,吟诗对脩竹。

夜后即安眠,何须论荣辱。

民财免耗伤,奴隶无怨讟。

此事良自知,谁能喻衷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的《昼夜长短》,他以昼夜的交替变化为引子,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为官之道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灯火的使用,反映出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官吏的责任感。诗人认为,官员应当体恤民情,关注兵备、边防,同时推行仁政,减轻赋税,关心饥饿的人们,安抚善良百姓,打击豪强,使得社会安宁,仓库充实。他在白天处理政务,晚上则阅读旧书,反思自己的职责,尽管忙碌,但仍能享受退食时的宁静和竹林中的吟咏。他认为,只要能保障民众不受损耗,自己承受劳累也是值得的。整首诗体现了于谦作为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对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慈训堂诗

君不见孟轲称大贤,道学冠今古。

陶侃惜分阴,乃心忠典午。

当年造就赖慈亲,剪发断机良独苦。

君家阿母贞且贤,与古列女相比肩。

孀居节操凛冰雪,诸孤在膝皆髫年。

谆谆训诲不辍口,愿汝成立报所天。

为言汝家素阀阅,累叶簪组相蝉联。

而翁受命宰百里,奉法循理人共传。

一朝奄弃遗尔辈,我故未忍归重泉。

属纩言犹在吾耳,令我慇勤教诸子。

汝曹力学能有成,尔父虽死犹不死。

言之痛心恐未足,大书日新扁华屋。

诸郎感奋思立身,恒若汤盘警心目。

明师益友资讨论,暮史朝经勤讲读。

一朝昆季俱登庸,万里云霄快鸿鹄。

伯也绣衣霄汉立,季也芳名题桂籍。

子能若此亲何忧,笑引诸孙饷梨栗。

满庭慈竹布清阴,绕砌萱花丽迟日。

形式: 古风

悯农

无雨农怨咨,有雨农辛苦。

农夫出门荷犁锄,村妇看家事缝补。

可怜小女年十馀,赤脚蓬头衣蓝缕。

提筐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

茅檐风急火难吹,旋爇山柴带根煮。

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

泪如雨,将奈何。

有口难论辛苦多,嗟尔县官当抚摩。

形式: 古风

收麦诗

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

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

去年夏旱秋又水,谷麦无收民受馁。

今年种麦十二三,纵有收成无积累。

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

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

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

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

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昭昭不尔私。

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

形式: 古风

喜雨行

夏田得雨苗青青,秋田得雨容易耕。

夏田秋田俱得雨,农家不用愁收成。

收成有望人心悦,四方万国腾欢声。

嗟予菲才忝巡抚,惭无德泽被苍生。

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我亦走马看花归帝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