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赠太阳山极圆上人

招提几百载,其来自唐室。

屡此系扁舟,过门不暇入。

岂图今之行,招携叙旧室。

遂停欲归棹,重整倦游屐。

粤昔有高僧,斯地曾卓锡。

湛然一方泉,千岁停寒碧。

古殿倚太阳,佛光含慧日。

巍巍屋上峰,森森庭下杓。

禅房窈且深,竹树尤静密。

开尊具浊馔,领客日至夕。

久要亦所难,此意岂易得。

探囊出诗章,往往名胜笔。

诵诗所以名,极圆而圆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在太阳山的修行生活,以及诗人对此地自然美景和佛法修持的赞叹。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高僧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和现实生活中的稀缺感受。

"招提几百载,其来自唐室。屡此系扁舟,过门不暇入。岂图今之行,招携叙旧室。遂停欲归棹,重整倦游屐。" 这一段写诗人对古代历史的追溯和对现实生活中的匆忙感到不可思议。在这里,"唐室"指的是佛教自唐代传承下来的法脉,而"招提"则是修行之地,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差感。

接着,“粤昔有高僧,斯地曾卓锡。湛然一方泉,千岁停寒碧。” 这两句描绘了古代高僧曾经修行于此,并且提到了"一方泉",这里的"一方"意味着专注和纯净,而"千岁停寒碧"则是对这泉水长久不变的赞美。

"古殿倚太阳,佛光含慧日。巍巍屋上峰,森森庭下杓。禅房窈且深,竹树尤静密。开尊具浊馔,领客日至夕。" 这一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太阳山这个佛教圣地的崇敬和向往。在这里,"古殿倚太阳"描绘了寺庙依傍着太阳山而建,而"佛光含慧日"则是对佛法智慧之光照耀所处的美好描述。接着的几句,则分别描写了屋脊连峰、庭院中的树木以及禅房的静谧和深邃。

最后,“久要亦所难, 此意岂易得。探囊出诗章,往往名胜笔。诵诗所以名,极圆而圆极。”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这样一个地方修行和创作的珍贵感受,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太阳山这个佛教圣地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心。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道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守,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可屈。

所以无善治,循袭至今日。

纯诚而不杂,惟皇斯立极。

敛敷锡庶民,懋建昭大德。

治欲往古如,舍此他无术。

形式: 古风

坟院新篁(其二)

世更日月几昃盈,依然有谷中窈冥。

脩筠夹道互经纬,宛如一机翠织成。

非繇培植得揽玩,何异不稼而有囷。

箨龙个个出头角,密者栉比疏犹簪。

婵娟色媚已映月,团栾气合行屯云。

雨馀寻丈忽耸拔,其上速若鸢肩腾。

中边别种相间簉,又类润玉陪清冰。

我将于此事著述,编摩自足供杀青。

此君时对吐秀句,榆境亦不孤閒身。

凉床滑簟午睡足,坐听雅奏来风声。

形式: 古风

坟院新篁(其一)

琅玕挺秀径尺盈,森森直上摩苍冥。

封培保护犹重器,岁馀二十林方成。

绳绳孙子更杰出,远过鼻祖尤轮囷。

蔚然翠羽渐成葆,稚者碧玉初抽簪。

泥涂甫见露头角,意气已欲生风云。

繁枝会致凤栖止,修干能作龙飞腾。

我来其下避新暑,洒若涧壑涵层冰。

清高直亮异凡种,愿言世与山长青。

绿漪岂但为目玩,于焉观德知修身。

吾宗睿圣所宜法,如圭如璧扬休声。

形式: 古风

寿南塘八月生朝

一年最好八月月,此月迥与寻常别。

君于厥月乃诞弥,天一之精所凝结。

涵精毓秀宜不凡,神如秋水肤如雪。

蜚英腾茂载宦途,所至光明而炜晔。

一帘莹彻照今古,妙凝夜气冰霜洁。

芬芳满腹贮天香,吐出篇章更奇绝。

所存者厚养者深,晚岁丰姿尤发越。

不知何物敢相干,屡月光华似消歇。

直疑苍狗互掩蔽,恨无长躯可手抉。

又类妖蟆初啖饼,恨无利剑可歼厥。

一朝天为扫妖邪,银轮烂烂仍高揭。

久嗟湮晦忽清明,俨若身居广寒阙。

相将诞节纪祥弧,连夕金波倍澄澈。

谁云弦望有盈亏,须知本体原无缺。

满堂子女竞称觞,比似常年更欢悦。

月中自有药长生,不劳复问长生诀。

从今夜夜长辉光,年年月月无磨折。

刀圭无惜惠仝人,使我颓龄起疲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