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

自笑儒冠不称时,几回堪笑复堪悲。

閒门事少知贫好,逆境愁多恨死迟。

勋阁麒麟无梦想,故山猿鹤有心期。

纷纷尘俗都如许,吟得诗成欲寄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嘲笑自己书生的身份不合时宜,多次感到可笑又悲哀。
清闲的生活中知道贫穷也并非坏事,身处逆境时忧虑太多,只遗憾不能早些解脱。
功名富贵如同麒麟阁的梦想遥不可及,故乡的山水和猿鹤却常在心中挂念。
世俗纷扰如此,写完诗后又该寄给谁欣赏呢?

注释

儒冠:书生的帽子,代指读书人身份。
称时:符合时宜,适应社会潮流。
几回:几次。
堪笑:值得嘲笑。
堪悲:令人悲伤。
閒门:清闲的门第,指平淡生活。
知贫好:知道贫穷也觉得好。
逆境:困难的处境。
恨死迟:遗憾不能早点离开人世。
勋阁:指功勋人物的纪念之地,如麒麟阁。
梦想:期望、理想。
故山:故乡的山。
心期:心中的期待。
纷纷:杂乱众多的样子。
尘俗:世俗之人或事。
如许:如此这般。
吟得:吟诵完成。
欲寄:想要寄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自笑》,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自笑儒冠不称时",以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对于儒家知识分子身份在乱世中显得不合时宜的无奈和苦笑。"几回堪笑复堪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涩,既可笑又可悲。

接下来两句"閒门事少知贫好,逆境愁多恨死迟",诗人通过对比闲静的生活和贫困的现实,以及身处逆境的愁苦,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接纳和对死亡的迟疑,透露出一种消极中带有的坚韧态度。

"勋阁麒麟无梦想,故山猿鹤有心期",诗人将自己比作麒麟,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功名无望的失落,同时对故乡的山水和自然之物寄托了深深的怀念和归隐之心。

最后两句"纷纷尘俗都如许,吟得诗成欲寄谁",诗人感叹世俗纷扰,无人理解自己的心境,只能借诗抒怀,却不知向何人传达这份情感,流露出孤独和迷茫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复杂心态和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自题

每恨诗才短,吟来两目昏。

虽然五七字,难似万馀言。

雅道扶不起,苦心谁共论。

几回风雨夜,哭杀杜陵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听徐天民琴

閒堂风月深,自此出瑶琴。

为我弹一曲,悠然生古心。

馀清分坐客,微响拂流禽。

世上是非耳,谁能知此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呈赵侍郎

飘缈蓬壶隔俗尘,尘中日月易因循。

白驹皎皎犹空谷,秋水娟娟自美人。

何限溪山分晓梦,无情天地著閒身。

抱琴来问吟边信,见说池塘草正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陈右司

白发苍颜半醉醒,衣冠洛社旧耆英。

谁能似此存高节,天欲留公相太平。

閒里看山心共远,老来读易眼增明。

年年四月初三夜,帘外一痕新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