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其七)

全躯丧乱有何功?雇赁馀生大造中。

心似吴牛犹喘月,身如鲁鸟每禁风。

惊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枫背日红。

闲向侏儒论世事,欲凭长狄扣天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七首,创作于九月初二日,在吴门泛舟时有感而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全躯丧乱有何功?雇赁馀生大造中”,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在乱世中的无能为力和无奈。诗人似乎在质疑,即使在混乱中保全了性命,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绩呢?“雇赁”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在乱世中如同雇佣兵一般,生存艰难,毫无自主权。

颔联“心似吴牛犹喘月,身如鲁鸟每禁风”,进一步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被月光照射下的吴地水牛和躲避风雨的鲁国小鸟,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惶恐不安和身体的疲惫不堪。吴牛喘月比喻人因恐惧或焦虑而无法平静,鲁鸟禁风则暗示了在动荡环境中寻求避难的不易。

颈联“惊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枫背日红”,继续使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受到惊吓的旅雁和被霜染白羽毛,以及被血色浸染的枫叶,背对着烈日。这不仅描绘了个人经历的沧桑变化,也暗含了对社会动荡、人性扭曲的深刻洞察。

尾联“闲向侏儒论世事,欲凭长狄扣天翁”,以侏儒和长狄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权力者的讽刺。侏儒在这里象征着弱小无力,难以改变现实;而欲凭长狄(传说中的巨人)扣天翁,则是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但又深知力量的渺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切忧虑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其八)

长吟坦腹笑逶迤,清浊谁量千顷陂。

马枥可能隤莫齿?鹪栖聊复拣深枝。

班荆地上秋风过,仆表花间日影移。

要勒浯溪须老手,腰间砚削为君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一)

八桂盘根珠树林,蜒烟蛮雨助萧森。

天高星纪连环卫,日入神光起烛阴。

交胫百夷齐举踵,贯胸万国总倾心。

辛勤争似三桑女,欧尽机丝应捣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二)

轩辕丘畔矢欹斜,望尽群山隐翠华。

却喜九隆归日御,谁从三保访星槎。

愿同笮马扶车辇,欲傍旄牛听鼓笳。

清酒一钟拚倒醉,恰如衙探杏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三)

重华又报日重晖,中路何曾叹式微。

高庙肃将三矢命,定陵快睹五云飞。

即看灵武收京早,转眼亲贤授钺违。

翘首南天频送喜,丹鱼红蟹亦争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