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三首(其二)

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

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

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

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

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

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

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鉴赏

这首《玉漏迟》词作,是清代词人项鸿祚的代表作品之一。词中描绘了病中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

开篇“病多欢意浅”,点明主人公因病而情绪低落,欢愉之意稀薄。接着,“空篝素被,伴人凄惋”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病中人与冰冷的被褥为伴,内心充满哀伤的情景。接下来,“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则通过对比,反衬出自己处境的孤寂与落寞。

“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两句,以月光、氍毹(一种地毯)和灯影、衣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而“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无论是嫌漏短还是嫌漏长,时间都在庭院中静静地流淌。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几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瘦削的沈约,暗示自己年华已逝,无力再抒发情感。接下来,“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夜不能寐,听着远处的笛声和箫声,内心更加疲惫与哀愁。

最后,“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两句,通过邻家的欢笑声与窗外的鸟鸣声,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则以梦醒与晨钟的敲响,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病中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三首(其三)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沁园春

卷起湘帘,是谁留住,巫山片云。

爱流苏百结,遥连步障,琉璃四角,低压文裀。

梅影笼宵,杨花扑昼,里许元来别有春。

闲思想,自同心撒后,不怕黄昏。

输他见惯横陈,笑比似、红墙隔几层。

记销金寒重,枕怜双粲,软绡凉透,床怯初分。

珠络明县,香筒暗减,围得柔乡到晓温。

无眠夜,听珊瑚钩响,第一销魂。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醉太平四首(其一)

桥横碧汀,山围翠屏。小亭弦索凄清,杂溪声树声。

烟笼鬓青,风吹酒醒。几时待访云英,趁江船月明。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醉太平四首(其二)

诗魔酒魔,愁过病过。撩人一段横波,唤卿卿奈何。

池喧绿荷,墙围碧萝。骤凉亭院风多,近黄昏睡那。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