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广昌县平西台

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

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

平生不凡处,眼高四海窄。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

登临有胜集,而我非佳客。

听候妙谈兵,四座皆辟易。

冰霜绕牙齿,韬略贯胸臆。

乃知杜元凯,不特有传癖。

风尘犹澒洞,早试平戎策。

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昌县平西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首句“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描绘了平西台的雄伟壮观,如同跨越青空的层叠台阁,溪水从其一侧潺潺流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进一步渲染了四周群山环绕、神韵各异的景象,仿佛与外界隔绝,独享一方天地。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赞颂了那些曾经在此留下智慧与艺术痕迹的王侯贤臣,他们的匠心独运使得此处成为了一幅精美的画卷。接下来“平生不凡处,眼高四海窄”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眼界超越了寻常,胸襟广阔。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则描述了平西台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曾是荆棘丛生之地,但在贤人的治理下,成为了繁荣昌盛的山川之国。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平西台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登临有胜集,而我非佳客”表达了诗人虽未能亲临此地,但心中已将平西台视为胜景,流露出一种遗憾与向往之情。“听候妙谈兵,四座皆辟易”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平西台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地位,以及在这里进行战略讨论时的庄重与威严。

“冰霜绕牙齿,韬略贯胸臆”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那些智勇双全的将领们,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如同冰霜般坚不可摧,胸中藏有深谋远虑的韬略。“乃知杜元凯,不特有传癖”则提到杜元凯不仅对文学有着深厚的爱好,还对历史和军事有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历史人物的描绘。

最后,“风尘犹澒洞,早试平戎策”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希望早日有良策平定战乱。“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则是对历史功绩的向往,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像岘山铭和燕然勒石一样,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平西台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4)

蔡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年不详,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工诗词,吕本中等常与之唱和。官宜春别驾。著有云壑隐居集三卷,词有浩歌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号:云壑
  • 籍贯:南城(现属江西)
  • 生卒年:??~1170

相关古诗词

题崇觉寺

溪云障微阴,竹风消午暑。

行穷紫翠间,金榜开梵宇。

残僧四五辈,衣破貌淳古。碧筒?寒泉,屋角挂飞雨。

高堂俨遗像,丹青烂圭且。

当时立廊庙,兄弟皆接武。

谁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

石麟卧斜阳,断碣枕庭庑。

悟此笑世人,微荣何足数。

形式: 古风

登稽古阁晚眺

檐外川原迥,烟中草树微。

山城暮吹角,客子泪沾衣。

岁月经身老,行藏与愿违。

归禽带落日,渺渺背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泊钓台

高台百尺凌云碧,维舟夜久霜月白。

瘿木窣窣摇枯藤,寒濑潺潺落苍石。

先生退隐知几年,汉家钟鼎徒凌烟。

高风千古磨不尽,山水照映长明鲜。

我来俯仰惭羁旅,冲寒愁怕玄冬暮。

此身不负白鸥盟,暂此迟留亦何预。

起来搔首江茫茫,孤篷却逐雁随阳。

人生游行岂易得,惟有此夕难相忘。

形式: 古风

咏新荷

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