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祝英台近·树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叶恭绰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开篇“浅含烟,低带日。斜倚画檐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树影在烟雾和夕阳的映照下,轻柔地倚靠在画檐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似叶非花,清景自狼藉”两句,将树影与落叶相比较,虽非花却也拥有清雅之景,但这份美景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显得有些零落散乱。
“殷勤几曲朱栏,愁他压损,长只近、玉人帘隙。”这里通过想象树影在朱红色的栏杆上留下痕迹,似乎在为过往的时光感到忧愁,担心自己的存在会压损栏杆,但更深层次地,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如同玉人帘隙中的光影,短暂而珍贵。
“幽梦寂。曾记一径无人,绿阴坐吹笛。”这句描绘了在幽静的小径上,绿树成荫,有人独自吹笛的情景,笛声悠扬,仿佛能穿透寂静,让人沉浸在回忆之中。这里的“幽梦”不仅指现实中的梦境,也暗喻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浅动风枝,镇扫愁无力。”风吹动着树梢,轻轻摇曳,似乎能带走一些愁绪,但力量微弱,难以彻底消除内心的忧愁。这句表达了即使自然界的美好也无法完全治愈人心中深藏的忧伤。
“几回淡月昏黄,迷离满地,扶不起、一庭秋色。”最后,淡黄色的月亮洒下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满地的秋色,但这些景色却显得迷离而无力,仿佛无法支撑起整个庭院的秋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树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