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几日青阴消歇了,满林芳絮迷漫。

月明楼上杏花残。探芳啼鴂老,失侣燕雏单。

刻意怨春春不管,辜他留取轻寒。

夕阳红断小回栏。消魂花落处,吹聚更无端。

形式:

鉴赏

这首《临江仙》由叶恭绰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几日青阴消歇了”,以“青阴”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气息逐渐消散。接着“满林芳絮迷漫”,通过“芳絮”的飘扬,渲染出春末夏初时节特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月明楼上杏花残”一句,将画面聚焦于月光下的楼宇,杏花虽已凋零,但月色依旧明亮,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着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探芳啼鴂老,失侣燕雏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啼鴂(即杜鹃)的叫声,既是对春天逝去的哀叹,也是对生命孤独的感慨;而失去伴侣的燕子幼雏,则是孤独与失落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刻意怨春春不管,辜他留取轻寒”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不满,同时也对自然界的冷漠感到失望。诗人似乎在责怪春天不理会他的情感,却只能独自承受这轻寒的寂寞。

最后,“夕阳红断小回栏。消魂花落处,吹聚更无端。”以夕阳西下,红光照耀着回栏,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花落之处,风起时,花瓣随风飘散,无序而不可控,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风格,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金风扇威,倏逢摇落,身非蒲柳,乃尔悲秋。情见乎词,聊成此什。时所居越华书院颇有竹木之胜,将以明岁迁去,情不能忘,聊复及之云尔

镜槛移云,桥波度月,园池俊赏堪怜。

半亩秋痕,柳丝催织愁烟。

残荷已剩无多叶,映凉波、犹护鸥眠。

试扁舟、飞渡清波,佳梦重圆。

儿时最忆经行地,几团丝断径,吹絮晴天。

短鬓归来,枯枝慵问流年。

蓬飘已断乡园计,效忘怀、且语飞仙。

更堪寻、屐齿苔踪,青印窗前。

形式:

鹧鸪天

不耐园林尽日闲。扶持新绿上雕阑。

蕉因着雨心犹卷,燕为衔春力已殚。

临翠槛,写琼笺。东风影事太阑珊。

无端送尽余香去,十二帘栊剩晓寒。

形式:

齐天乐

薄游不暖鸳鸯梦,梨云乍迷清晓。

冶思扶春,痴魂警月,占断春莺怀抱。欢悰却恼。

甚筝语嫌人,苦弹悽调。

露纷空凝,一溪心事落红杳。绵绵芳草远道。

绿波催艇子,桃叶迎早。

南浦伤离,西楼锁恨,尘黯秋窗词稿。蔫花拍帽。

甚重省当时,倚肩双笑。冷簟疏衾,独眠情味好。

形式:

摸鱼儿

甚无端、茫茫情海,掀天波浪如许。

刺船风引三山近,清浅蓬莱终古。愁万缕。

剩欲写璚笺,青鸟传言阻。银河莫渡。

任槎泛归来,支机问取,消息在何处。寻芳侣。

载酒都无情绪。蔫红吹尽休顾。

流霞一盏难消受,何况碧桃千树。春且住。

见说道、人间莺燕嗟迟暮。鸳鸯不语。

但飞去飞来,柔香占取,头白恋烟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