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中作

细细朝雨零,纤纤麦苗长。

丁夫荷锄出,所至成偃仰。

林喧群意动,山空百泉响。

佳境偶独逢,无人共幽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野间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首句“细细朝雨零”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细雨轻洒的情景,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朦胧的美感。接着“纤纤麦苗长”则展现了雨后麦田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意盎然,充满生命力。

“丁夫荷锄出,所至成偃仰”描绘了农夫们在雨后的田野中劳作的场景,他们扛着锄头,行走在田间地头,他们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偃仰”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农夫们劳作时的动态美,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林喧群意动,山空百泉响”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写。林间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山间清泉潺潺,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其生命力。

最后,“佳境偶独逢,无人共幽赏”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这美好景色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或许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因为美景无人共享。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春日田野的美好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独享的感慨。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赠别黄子和

举世昧所钦,见客随谐嬉。

良朋久寂寥,十载惟君知。

把袂执素手,欢悰不自持。

人事忽生变,与君长别离。

膏车岐路侧,欲发更迟疑。

虚名夏厨蝇,短景朝华枝。

两心各相许,脉脉无一词。

浊泥愧清尘,何以备驱驰。

盟言愿有终,白首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何仲默过访

城南有迁客,舍馆邻都郊。

画角隐高阁,苍鹰俯孤巢。

白坡有佳人,海内鲜比交。

所以倾盖情,古人谓投胶。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送李拱元归田

春月白如雪,春山青如铜。

杨柳未堪折,归客何悤悤。

三径命巾车,五湖漾孤篷。

从兹谢尘鞅,陶然隐者风。

广结桑麻交,远寻麋鹿踪。

洪渊纵文鲂,遥汉矫冥鸿。

嗤彼风尘者,胡乃长书空。

形式: 古风

琴泉诗

谷口有鸣泉,匣中有素琴。

鼓之互相荡,和为太古音。

松风生轻涛,流月照前林。

美人洞物理,三叹轻华簪。

质任谢嚣凡,咏赏发尘襟。

高山与流水,所以足吾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