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张秀才此君亭

一径入丛深,四轩森翠玉。

红尘不到处,清秋长在目。

主人厌薄官,欲蹑高士躅。

日日念此君,招我湘江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条小路深入林丛深处,四周的轩窗映衬着碧绿如玉的景色。
这里远离尘世喧嚣,清冷的秋天景色常驻眼前。
主人厌倦了官场琐事,渴望追随高洁之士的脚步。
他每日思念这样的生活,邀请我去湘江边共度时光。

注释

一径:一条小路。
丛深:树林深处。
四轩:四周的轩窗。
森翠玉:碧绿如玉。
红尘:尘世。
不到处:远离的地方。
清秋:清冷的秋天。
长在目:常驻眼前。
主人:屋主或诗人自己。
厌薄:厌倦。
官:官场。
高士躅:高洁之士的步伐。
日日:每日。
念:思念。
此君:这样的生活。
湘江曲:湘江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超凡的景象。"一径入丛深",诗人沿着一条小路深入林中,环境显得深邃而宁静。"四轩森翠玉",四周的房屋仿佛由翠绿的玉石堆砌而成,显得雅致而清冷。这样的环境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红尘不到处",象征着隐逸与超脱。

"清秋长在目",秋天的清凉景色长久映入眼帘,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受。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主人张秀才的赞赏,他厌倦了官场的琐碎,希望能追随高尚之士的脚步,"欲蹑高士躅",表现出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最后两句"日日念此君,招我湘江曲",表达了张秀才对诗人的思念,邀请他在湘江边相聚,共享这份清幽与宁静。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表达对高洁人格向往的诗篇,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12)

金君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张秀才此君亭

群山四向盘青云,山足一径萦云根。

拂云截径敞轩槛,槛外百卉铺重茵。

矜春哆哆弄颜色,散漫红紫何纷纷。

主人养高不累俗,欲以清节遗子孙。

剪花芟草植脩竹,半卷画箨含霜筠。

渐迎风露竟百亩,碧油黕地无纤尘。

对之气思自潇洒,行吟足以穷朝曛。

吾居接境未始到,手驰大笔胡能云。

劝子无渝岁寒操,惟日虚心比此君。

形式: 古风

寄题浮梁县丰乐亭

百流南泻昌江浔,涵光吐润生良金。

从前良令固无几,矧复惠政留于今。

四十年来耆旧语,李谢刘杨遗爱深。

高君气象又宏远,能以和易调群心。

政平讼简日多暇,远嚣淩俗开胸襟。

旋治东园敞轩闼,四睇环耸千高岑。

已占溪山足清思,更添桃李成浓阴。

斯亭不独与民乐,乐得贤者同登临。

嗟予万里走燕赵,弱羽归飞思故林。

空吟绝致未能往,徙倚南风聊寄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晚南黄池村

轻风剪烟素,绳绳萦岩阿。

白鸟相间飞,野容秋外多。

颓日忽返照,霎若春气和。

惊帆无落势,又欲冲除过。

水行本善利,一苇安如梭。

却笑利名途,甚矣风中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清风阁

势压最高峰,四轩横断虹。

江山形胜外,疆埸尽图中。

景物浩无主,尘襟到即空。

何须迟炎暑,特地揖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