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登上北湖亭,远望瓦屋山显现。
天空清澈白露降,才察觉秋风已来临。
游子拜托主人,目光在眉眼间流转。
眼神追随着飞翔的大雁,遥不可及。
深深叹息相互激励,为何来到这吴地边关。
听说这里有位贞洁女子,救济贫困在溧水湾。
清光照亮眼前,白天仿佛披上了笑脸。
高高的坟冢有五六座,突兀处栖息着猛虎。
她的遗迹埋藏于地下,芳名流传千百年。
伍子胥曾在此乞食,她慷慨赠予米浆。
她的行动激发了他的复仇之心,入楚鞭挞平王。
她的事迹让天地间充满寒意,如同霜雪般令人敬畏。
壮志男儿或许尚未显达,却能跨越十步九座太行山。
让我们挥袖离去,共赴万里翱翔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清晨登上北湖亭,远眺瓦屋山的景象。天气晴朗,秋风刚起,让人感受到初秋的凉意。在主人引导下,游子仰望山色与眼前的景致,目送飞鸿,却又觉得那遥不可及的距离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提到“长吁相劝勉”,反映出一种深长的情感交流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游子对于即将离开吴关的不舍之情。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个贞义女,她在溧水湾振兴了贫困,这个形象给人以正面印记。

接下来,“清光了在眼”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而“白日如披颜”则是对纯洁与明亮的一种比喻。诗中还描绘了一片充满历史遗迹的高坟五六墩,形象地将其描述为“崒兀栖猛虎”,表现出一种雄伟与力量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贤者子胥乞食和这位女士倾壶浆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运开展宿愤”一句也许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解脱与自我实现。

最后几句“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则充满了豪迈的情感,表达出一种超越凡尘、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愿景。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彼此都能达到心中的目标,并且一起飞扬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湖边采莲妇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形式: 古风

焦山望寥山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綵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琴曲歌辞.山人劝酒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胡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兔鹿志,耻随龙虎争。

歘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南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形式: 乐府曲辞

琴曲歌辞.飞龙引二首(其一)

黄帝铸鼎于荆山,鍊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綵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銮车。

登銮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