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看月(其三)

春夏季孟间,草木蔽山骨。

青苍霭芳华,烟霏相出没。

适从忧患场,观化超理窟。

无心岫间云,有定水中月。

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春季夏季交替时,山峦被草木遮盖。
青山缭绕着芬芳的气息,烟雾弥漫,忽隐忽现。
我刚从忧虑困苦中脱身,观察万物变化,超脱常理的束缚。
山间的云无拘无束,水中的月亮静止不变。
我此刻心境平和,无人能对我严厉指责。

注释

孟间:春季夏季之交。
蔽山骨:覆盖山体。
青苍:青翠。
霭:云雾缭绕。
超理窟:超越常规的思维。
岫:山峰。
咄咄:形容连续指责或责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赏月的心境。春夏之交,万物繁盛,山林间草木蓊郁,遮蔽了山的骨骼。青苍的色彩与花朵的芳香交织在一起,被薄雾弥漫着,使得景象时隐时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体验到了忧虑和痛苦,但又超越了世间的是非,达到了一个超然物外的心境。

"无心岫间云"表明诗人的心灵已经摆脱了尘世的羁绊,与山间的云朵一样自由自在。"有定水中月"则是说尽管外界的情况可能变化不定,但内心的那轮明月却始终坚定不移。

最后两句"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这里的"如如"形容的是一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情感状态。而"谁尚书咄咄"则是说在这样的心境中,世间的纷扰与忧虑都显得多余,不值得去计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自适的心灵世界。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泊舟富池乞灵祠下

大江东南来,冯夷此其宫。

群山各献状,奔走如游龙。

将军万人杰,智勇摧奸凶。

草木知威名,旗常纪丰功。

庙食填兹土,楼阁何穹窿。

我来拜灵祠,红日方曈眬。

神乌集飞樯,雪波捲晴空。

椒桂荐芳馨,精诚冀感通。

谓言身半百,扁舟吾欲东。

羞作贾胡留,愿借一帆风。

形式: 古风

采芙蓉词

采采芙蓉华,集之以为裳。

自彼若耶溪,登于君子堂。

馨香压纫兰,把玩卑琼芳。

佩服古无斁,怀人思沅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大阅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徒,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形式: 古风

春江极目

荆扬春冬异风土,江北江南春冬花。

跨马出郊时极目,应须美酒送生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