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夕得友偶集文选古诗句赋感怀一首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

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

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

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

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

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

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

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短暂如同寄居一世,只因知己稀少而感伤。
明亮的月亮如此皎洁,游子身处寒冷却无衣可披。
有客人从远方而来,我们一起携手乘车回家。
忧虑太多便觉夜晚漫长,各自漂泊在天地的尽头。
一生不过百岁光阴,岁月流逝为何如此迅速。
为何不快马加鞭,提升自己的地位呢?
回头遥望故乡,只见孤独的竹林在夕阳下摇曳。
心中深意未能表达,谁能谱写出这样的曲调。

注释

寄:寄居, 指人生短暂。
知音:知己, 能理解、共鸣的人。
皎皎:明亮, 形容月光。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冠带:官帽和腰带, 指地位或身份。
策高足:策马疾驰, 提升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凉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月亮、寒冷和衣衫不整等意象,表达了对知音难寻和生命短暂的哀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无奈与渺小。

首句“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直接点出了人生如寄宿客,知音难求的痛苦感受。这不仅是对朋友之情的珍惜,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力感。

接着,“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通过月亮的皎洁和游子的寒冷,强化了这种生命中的困顿与凄凉。这里的“游子”隐喻着诗人自己流离失所的情境。

“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渴望,是希望能有知音相伴,共同回归安稳之地的愿景。但这一愿景也被现实的孤独和无奈所打破。

“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以及面对漫长夜晚时的深重忧虑。这里的“各在天一涯”象征着人与人的隔阂和距离。

“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则是对生命有限性的慨叹,这种无常感让诗人感到悲伤和急迫。

“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这一句似乎是在鼓励自己或他人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但这种积极的态度也被前文的哀愁所掩盖。

最后,“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面对生活中的无尽离合时无法完全表达的复杂情感。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且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体察。

收录诗词(301)

宋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林可山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

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挼梅蕊立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别朱冷官

客中奔走易蹉跎,学馆痴留月又过。

橙蟹醉斟知己重,莼鲈乡话忆人多。

吴陵今夜三更月,霅水明朝一棹歌。

船在白蘋亭下过,有无传语晒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听琴

静夜听鸣琴,秋风动幽谷。

何为钟子期,千古无人续。

形式: 五言绝句

呈留耕先生王侍郎

夜雨篝灯梦未闲,十年殊愧屋头山。

喜闻局面棋声别,不惮吟髭雪样斑。

渔钓醉歌人所愿,功名心事国相关。

辟书笑倒梅边鹤,尽在先生指顾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