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其一)

生菜春盘草八珍,灯前殊未觉家贫。

几多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后人。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

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春天的餐桌上摆满了新鲜的生菜和各种美味,尽管灯光下并未感到家境困窘。
在琐碎的日常中,有多少事情发生,而我是最后一个享用屠苏酒的人。
身体衰弱,我已不再期待今晚的健康,转眼间又是一年新春来临。
从今夜起,东风吹过,万里大地仿佛一夜之间焕然一新。

注释

生菜:春季常见的蔬菜。
春盘:春天的宴席。
草八珍:指各种时令蔬菜。
殊未觉:并未察觉。
家贫:家中并不富裕。
荼垒:日常生活琐事。
屠苏:古代新年饮的一种药酒。
最后人:最后一个享受的人。
衰病:身体衰弱生病。
今夕健:今晚的健康。
隔年春:新的一年。
东风:春风。
无閒暇:没有空闲。
一夜新:一夜之间焕然一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在除夕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于美好愿望的渴望。开篇“生菜春盘草八珍”,生动地勾勒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虽然物质上有所准备,但“灯前殊未觉家贫”透露出家庭经济的拮据。这两句既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现实中的不足。

接下来的“几多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后人”,通过对比前后的忙碌场景,强调了时间流逝和生活琐碎。这里的“荼垒”指的是年货的准备工作,“第一屠苏最后人”则形象地表达了除夕夜晚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年,而自己家却是最后一个完成这些事务的人,反映出生活的劳累与匆忙。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则抒发了对健康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因为身体欠佳,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健康状态无从预料,同时也意识到了时光飞逝,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

最后,“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则是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尽管生活中有诸多不易,但面对新的一年,诗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希望通过春天的到来,一切都能更新换代,这种情感的转变也是非常传统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除夕这一特殊时刻下普通家庭的喜悦与忧愁,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新生的期待。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除夕(其十)

追风逐月费攀跻,苒苒流光欲乳羝。

命薄最于穷鬼厚,气高不为贵人低。

交情安得玉连琐,世路真同铁蒺藜。

未及龙钟且行乐,池塘吹绿又萋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除夕(其七)

家世无年事可知,况吾久矣叹吾衰。

玉丸不住岁华老,铁砚未穿筋力疲。

一笛跨牛终寂寞,万钱骑鹤两参差。

年年此夕椒花颂,能费先生几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除夕(其四)

当年意气亦堪悲,岁晚胸怀只自知。

十有九分天不管,百无一遂老如期。

灯寒夜雪渔蓬屋,春共梅花野竹篱。

衰白东风那解绿,底须苦向鬓边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除夕(其六)

一枝紫竹两青鞋,只么穷年亦自佳。

理乱不知閒世界,浮休自若老情怀。

竹居可使食无肉,草具宁须菜与鲑。

春入灯花供别岁,葛巾随分对荆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