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水西船,山北酒,多为买春去。

事与云消,飞过旧时雨。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

正延伫。乱花浑不知名,娇小未成语。

短棹轻装,逢迎段桥路。

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在水西边的船上,山北的美酒,常常是为了寻找春天而买来。
世事如云烟消散,过去的雨点也已飞逝。
徒然留下满怀相思,想在红叶上题字,可是这红叶,已经没有了可以题字的地方。
正在期待,纷繁的花儿连名字都不知道,它们还太娇嫩,尚未能吐露心声。
轻舟简装出行,途经段桥小路。
又哪里料到,连杨柳都散发着风流的气息,更何况是当年的翩翩少年张绪。

注释

水西:指河流的西岸。
山北:指山脉的北部。
买春去:为了寻找春天的景色或情感。
云消: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如云烟消散。
红叶:秋天的枫叶,常用来寄托相思。
段桥路:形容景色优美的道路,可能有古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买酒赏春的画面,同时又融入了对往昔岁月和逝去情感的追思。开篇“水西船,山北酒,多为买春去”几句,勾勒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诗人似乎是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对春天美好的珍视和留恋。

然而,紧接着“事与云消,飞过旧时雨”则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如同云烟般易逝,而那些往日的欢乐也只能在记忆中偶尔掠过,如同春天过后的细雨一样,难以捕捉。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这几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物,却发现连那最容易被赋予情愫的红叶也已经不再适合。这里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无法释放的无奈。

“正延伫。乱花浑不知名,娇小未成语”则是诗人在春日里徜徉时所见的一幕,花朵虽然美丽,但名称难以辨识,且它们还未能完全绽放,这些都增加了一种生命力尚未完全展现的生机。

“短棹轻装,逢迎段桥路”这几句则描写了诗人乘船游湖的情景,船身轻盈,沿着曲折的河道缓缓前行,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

最后,“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几句中,诗人通过提及杨柳和“少年张绪”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在暗示着个人情怀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事美好的追忆和哀愁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为自得斋赋

水空流,心不竞,门掩柳阴早。

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

断尘飞远清风,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

古音少。素琴久已无弦,俗子未知道。

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

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耕云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

带飘飘,衣楚楚。空谷饮甘露。

一转花风,萧艾遽如许。

细看息影云根,淡然诗思,曾□被、生香轻误。

此中趣。能消几笔幽奇,羞掩众芳谱。

薜老苔荒,山鬼竟无语。

梦游忘了江南,故人何处,听一片、潇湘夜雨。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

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

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静中省。便须门掩柴桑,黄卷伴孤隐。

一粟生涯,乐事在瓢饮。

爱闲休说山深,有梅花处,更添个、暗香疏影。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