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望日三七侄移庖于休休堂约四老人为送春之集拙者预一老之数因成八句

光阴过眼似奔轮,谁保生前梦幻身。

四老共成三百岁,一时已胜万千人。

得閒对酒须拚醉,乘健看花莫厌频。

勿谓病多衰已甚,尚堪开口送残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光阴流逝如同疾驰的车轮,谁能保证一生中虚幻的身躯。
四位老人共同活到三百岁,这瞬间已胜过无数世人。
有空时面对美酒,定要痛饮直到微醉,趁着健康,赏花不要嫌频繁。
别以为疾病缠身,衰老已极,还能开口笑对春天的消逝。

注释

光阴:时间。
过眼:迅速流逝。
似:如同。
奔轮:疾驰的车轮。
生前:一生中。
梦幻身:虚幻的身躯。
四老:四位老人。
共成:共同活到。
三百岁:三百年的寿命。
一时:一瞬间。
已胜:超过。
万千人:无数世人。
对酒:面对美酒。
须:必须。
拚醉:痛饮。
乘健:趁着健康。
看花:赏花。
莫厌频:不要嫌频繁。
病多:疾病缠身。
衰已甚:衰老严重。
尚堪:还能。
开口:开口笑。
送残春:笑对春天的消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珍惜光阴的深刻感悟。诗中“光阴过眼似奔轮”一句,以奔跑的车轮比喻光阴的迅速流逝,表达了时间飞逝、难以把握的无常感。接着“谁保生前梦幻身”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哀叹,人们在世时所追求的梦想和努力往往如同幻影,一旦生命结束,便什麼都没有了。

诗中的“四老共成三百岁”一句,通过四位长者共同庆祝三百岁的生日,来表达对友情长存的美好祝愿。紧接着,“一时已胜万千人”则是说在某一个瞬间,这种难得的友谊和悠久的生命已经超越了常人的寿命和成就,显露出诗人对此种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得閒对酒须拚醉”和“乘健看花莫厌频”两句,是在提醒自己要珍惜闲暇时光,要及时行乐,尽情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不要让这些宝贵的时刻白白流失。

最后,“勿谓病多衰已甚,尚堪开口送残春”则是诗人在面对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鼓励自己即使身体状况不佳,也要努力去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丽,即便只能通过语言来“送别”这个季节。

整首诗流露出了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对友情的赞美,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生活智慧的佳作。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朝宗屡怀归因赋二首(其二)

雾捲云收月迸光,一时烦浊变清凉。

怪来坐上深无暑,疑是山间已有霜。

老去岂期身尚健,閒中且以酒为忙。

故人若也坚辞醉,忍负良宵月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朝宗屡怀归因赋二首(其一)

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拚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六夜再登月台

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再上高台。

强延风月虽聊尔,一对江山亦快哉。

小子仍携竹叶至,同僚还折桂枝来。

老夫为尔牵诗兴,笑向花前覆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又陈伯明知郡远寄诗篇因次韵二首(其二)

喜到旧家山水乡,依然山色与湖光。

此身宛在真仙窟,回首空怀太守章。

岂意新诗犹见及,尚言故郡不相忘。

自怜秕政无遗爱,安得人思蔽芾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