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陆倕之手,名为《释奠应令诗》(其三)。在诗中,陆倕以庄重的笔触,描绘了古代教育的场景与理念。
“鼓宗式训,成均戒典。” 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庄严性,鼓宗作为教育的象征,传递着严谨的教诲,成均则是古代学府的代称,戒典则强调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句诗体现了古代教育注重礼仪、纪律和规范的特点。
“将弘四术,且陈三善。” 这里提到的“四术”指的是儒家的四种主要学问:诗、书、礼、易;而“三善”则可能是指仁、义、礼三种道德品质。这两句诗表达了通过教育弘扬知识与美德的意图。
“周胶聿建,虞庠载阐。” “周胶”和“虞庠”分别指代周朝和虞朝的教育制度,这里通过历史的追溯,强调了古代教育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聿建”和“载阐”则分别表示建立和发扬,突出了教育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发展与传承。
“博习方亲,离经向辩。”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学习者广泛涉猎知识,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论的情景。这里的“博习”意味着广泛学习,“亲”则表示亲近、喜爱,而“离经”则是指脱离传统的教条,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整体上,这两句诗展现了古代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释奠应令诗》(其三)通过描绘古代教育的场景与理念,展现了教育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代学者追求知识、崇尚道德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