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垭

万山清入梦,拍手唤不醒。

百折复千梯,势与升天等。

古藤牵我衣,怪石压我顶。

苔涩腥红滑,竹瘦寒绿挺。

风酸疑裂指,泥深或没胫。

云散一回首,苍然城郭迥。

野者荷锄来,亦复辟畦町。

形式: 古风 押[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亭子垭的所见所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间景色的壮丽与险峻。

首句“万山清入梦”,开篇即以“万山”展现山之广袤,“清”字则点出山色的清新脱俗,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纯净的世界。接下来“拍手唤不醒”,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山中环境的幽静,即便是大声呼唤也难以打破这份宁静,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百折复千梯,势与升天等”,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如同通往天际的阶梯,暗示了攀登的艰难与挑战。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艰辛的隐喻。

“古藤牵我衣,怪石压我顶”,通过“牵”和“压”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古藤缠绕、怪石林立的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行进中的困难与挑战。

“苔涩腥红滑,竹瘦寒绿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山间植被的多样性和生命力。苔藓的湿润与竹子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

“风酸疑裂指,泥深或没胫”,通过“酸”和“裂指”的感受,以及“泥深”可能带来的危险,进一步强调了登山过程的艰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云散一回首,苍然城郭迥”,最后两句通过云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艰难跋涉后,回望城市时的感慨。这里的“苍然”不仅描绘了山色的苍茫,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与城市的繁华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的深刻内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泥篇

十步五步石,千竿万竿竹。

石丑压竹顶,竹锐洞石腹。

竹石互撑拄,并作一团绿。

泉声飞竹里,绕石鸣琴筑。

竹阴高接天,下有幽人屋。

幽人真石友,倚竹吟且读。

吾生太扰攘,羡君饱清福。

形式: 古风

游丝次刘子迎韵四首(其一)

愿与东皇挽艳阳,炉烟共驻碧云堂。

金针似我同抛掷,玉尺凭人试短长。

无复蜻蜓依钓渚,空馀络纬警横塘。

春三羡杀蚕娘锦,珍重朝朝伐远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丝次刘子迎韵四首(其二)

海棠帘外禦风来,也逐残绒傍镜台。

别启大千输藕孔,微穿九曲谢珠胎。

升沈不定难轻许,聚散无端亦费猜。

织女机声听夜月,自惭补衮本非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丝次刘子迎韵四首(其三)

夕照楼台廿四桥,春痕不共曲尘销。

柔情似水三分捲,客梦如云一缕摇。

无力任牵风袅袅,有心空阻路迢迢。

陌头杨柳原同调,甘向人前学折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