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端木司户

十年共语昨来非,长忆初年握手时。

身世自怜心炯炯,功名犹恐论卑卑。

民彝亘古非芜没,学者如公好器资。

缓辔徐行逢九轨,可堪倏忽九原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十年的交谈如今已不同,常常想起当初握手的情景。
回顾自身命运,内心忧虑,才华出众却担心评价过低。
人民的习俗自古以来未曾衰败,像您这样的学者总是被人看重。
慢步前行,恰逢大道交汇,却忽然感叹人生短暂,面对故人的离世悲痛万分。

注释

十年共语:多年的交往。
昨来非:今非昔比。
初年握手:初次相识时的握手。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自怜:自我怜悯。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心情焦虑。
功名:名声和地位。
民彝:民间风俗习惯。
亘古:自古以来。
芜没:衰落、消失。
学者:有学问的人。
公:指代对方,这里是对学者的尊称。
好器资:有才华,值得器重。
缓辔徐行:慢悠悠地骑马前行。
九轨:大道,古代道路宽度为九轨。
倏忽:忽然。
九原:指墓地,古人称地下为九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友人刘端木司户的作品。诗人回忆与刘氏十年的交往,感叹时光荏苒,当初的亲密情景恍如隔日。他自伤身世,内心忧虑,深感功名未竟,言辞间流露出谦逊与自省。诗人认为刘端木学问深厚,如同珍贵的器物,对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他以缓行比喻人生的从容,然而面对友人的突然离世,不禁悲从中来,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个人感慨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吴明可给事(其二)

忆上诸生谒,公方薄恙侵。

欣然蒙絮帽,恨不醉花阴。

自说看人熟,相期晚岁深。

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吴明可给事(其一)

诸老俱沦落,流风日转移。

独怀忧国意,长说渡江时。

姓字谁如此,功名早不疑。

却收湖海气,燕坐雪垂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宋岩老参议(其一)

居然是是亦非非,错处稠中定不疑。

万事过人旁袖手,一生从众自观颐。

肯为壮县虽尝试,略见周行已逆知。

尽日杜门佳客至,小槽亲校酒醇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宋岩老参议(其二)

少小修藏近市朝,亦非著意混渔樵。

不为禦寇犹争席,好说渊明更折腰。

一饭重违凡子约,千金终却故人招。

送车几两交相唁,我独难忘最久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