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岩老参议(其二)

少小修藏近市朝,亦非著意混渔樵。

不为禦寇犹争席,好说渊明更折腰。

一饭重违凡子约,千金终却故人招。

送车几两交相唁,我独难忘最久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宋岩老参议的第二首挽诗。诗人回忆宋岩老年轻时虽居城市附近,但并不刻意与渔夫樵夫混迹,显示出他的高尚品格。他并非只为抵御外敌而参与政事,更愿意像陶渊明那样坚守节操,不愿屈身于权贵。对于朋友的邀请和重金相待,他即使难以赴宴,也坚决拒绝,表现出对旧友情谊的珍视。在众人纷纷吊唁之际,诗人特别强调自己对宋岩老的深深怀念,这份情感尤为长久且深沉。整首诗赞扬了宋岩老的高洁情操和真挚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思和敬仰。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子由母

又是君王上玉卮,未央雨露湛垂垂。

版舆此去还无恙,芝检重来更不疑。

四世团栾能有几,百年澌尽亦堪悲。

里中诸母今谁在,听说承平祐圣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张材卿知郡

貂蝉不逮老端明,世济谁如好弟兄。

能著青衫偕计吏,却将白发去边城。

夜魂俄断凝香寝,秋泪仍兼曳履声。

万石君家同一传,嗣书应更有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张春卿尚书(其二)

论建回天力,生平与众同。

居常焚谏草,人自避乘骢。

朝誉多张仲,家声近鲁公。

挽辞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张春卿尚书(其一)

怀抱今遗直,身名古象贤。

路车陈左塾,笙磬在东悬。

再世星辰上,三年雨露边。

崎岖空老去,有识共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