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美轩读汪彦章倪巨济诗用壁间韵

筇杖芒鞋野性驯,偶寻幽步到祗园。

琅玕千本日应长,美影摇风清荫繁。

未堪截管变律吕,且乞汗青传子孙。

壁间旧有故人题,妙语洒落今仍存。

那忧积雪折老干,豫借暖律生枯根。

我来二子更南北,惟有此君堪与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祗园的情景,以及对园中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的“筇杖芒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行走在自然之中的姿态,“偶寻幽步到祗园”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

“琅玕千本日应长,美影摇风清荫繁”两句,通过“琅玕”(竹子)的生长与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氛围。竹子的千本繁茂,不仅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未堪截管变律吕,且乞汗青传子孙”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即使无法直接参与音乐创作,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壁间旧有故人题,妙语洒落今仍存”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诗人发现墙上留有前人的题字,这些精妙的诗句至今仍然保存,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那忧积雪折老干,豫借暖律生枯根”则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即使面对严冬的考验,诗人也不担心竹子的老干被积雪折断,而是期待春暖花开之时,枯根能再次焕发新生。

最后,“我来二子更南北,惟有此君堪与言”表达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即使与友人相隔两地,但只有这竹子能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与对话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允中大夫兄召客赏海棠属予赋诗

枝头桃李半狼籍,浪说春风借颜色。

海棠斩新一样红,锦丝欲堕娇无力。

主人连日被渠恼,无处分疏更招客。

重罗作幕裙作围,丽人行酒客赋诗。

挽定春光不得放,忍看落红零乱时。

形式: 古风

次韵大年见贻长篇

莫誇儿啼赏英物,莫振豺声露蜂目。

一朝官府生平地,即是高明鬼瞰屋。

夜郎穷囚罪濒死,颇费故人解官赎。

世间万事真戏耳,变化何殊臂伸缩。

漫郎纷华老不入,坐扫降魔如破竹。

曾从处士学砺齿,安用贵人强推毂。

夜蒙衲被生春温,午馔伊蒲饱园蔌。

绮罗曳地初不知,海陆穷珍定何族。

自云百念已灰冷,栩栩胡为昼摇腹。

似闻蚁穴得侯封,不借波臣讥斗粟。

何妨枯骨话王乐,政恐三彭加谴督。

梦回敢起寻鹿想,谢去已深防虿毒。

危几何处烹五鼎,佳传谁人米千斛。

朱轩虽享眼界荣,青史那逃身后戮。

聊陪洗马痼烟霞,自逐天随甘枸菊。

虽然丈夫有出处,尺蠖之伸未为曲。

他年弓旌恐不免,钓渭筑岩终梦卜。

会看鹏翼击天池,更想于菟啸风谷。

此时愿君益机警,堕甑欣然了荣辱。

脱身蝉冕归去来,吴市空关隐梅福。

却伴山中赤松游,傥见海上蟠桃熟。

吾言有徵勿浪云,龟筮亦从神所告。

形式: 古风

酒官张君造曲以十八仙为名作诗戏之

旧闻饮中有八仙,日多铛杓相周旋。

今之十八岂其裔,何为复效枕曲眠。

痴人但作从事呼,妄起清浊分圣贤。

那知风味古无有,名字真从天上传。

留侯旧与赤松游,馀韵到今千百年。

看君风骨颇似祖,日酌九酝追天全。

我嗟谱系漫难考,流落恐缘濡发颠。

穷愁政在禁酒国,未免口角生馋涎。

出门欲作一斗计,谁乞三百青铜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文之顾景蕃登子温舫斋不遇拈韵赋诗予亦和之

漫郎不省尘中走,湖海收舟净无垢。

规摹画舫作斋馆,似要窗间过山岰。

平生张绪本豪放,人物风流记官柳。

不应篷底了生涯,定是寓言犹十九。

顾侯自说虎头孙,黠不论功痴已久。

入门浪喜布帆在,兴尽中流漫回首。

更将险语困嘲谑,诗胆故应大如斗。

我穷政似老侯喜,持竿觅鱼不供口。

爱君马上醉眼花,万斛龙骧落杯酒。

未须腰笏烦易于,且熟他年济川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