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阳五老图

贤才冠世得优閒,免向金门老赘冠。

颂德华名盈满轴,规章文献表穹桓。

宦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宁谏齿寒。

正是紫微垣里客,如今列上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雎阳五老图》,诗人以贤才自比,感叹其虽有卓越才能但仍能保持悠闲生活,不同于那些在官场中老去的人物。他赞美了贤人们德行高尚,著作丰富,对国家法规文献的贡献如同支撑天穹的栋梁。诗中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忠臣直言进谏的赞赏,将这些贤者比喻为紫微垣中的星宿,如今他们的形象被绘入图画,供后人瞻仰。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登封阎氏园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许州留别顿主簿

洛寺相从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簟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其三)

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戏答佛印偈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