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过江西

中宵梦破子规啼,以梦寻家断复迷。

罔觉何思深似海,翻疑不酒醉如泥。

天风忽许高帆举,山月初将短棹携。

发发惊涛欹枕渡,晓魂已过大江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过江西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首句“中宵梦破子规啼”,开篇即以深夜的寂静与突然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子规鸟的啼叫,不仅唤醒了诗人的梦境,也触动了他内心的思绪,引出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以梦寻家断复迷”一句,表达了诗人试图在梦中寻找归宿的渴望,但这种追寻却充满了困惑和迷茫。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罔觉何思深似海,翻疑不酒醉如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似乎在思考着一些难以言喻的深邃问题,这些思考之深,仿佛深不见底的大海。同时,他又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暗示了寻求解脱的无果而终。

“天风忽许高帆举,山月初将短棹携”两句,描绘了诗人乘船航行的情景。天风的吹拂使得高高的帆得以升起,月光下的山影与手中的短桨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发发惊涛欹枕渡,晓魂已过大江西”最后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穿越汹涌波涛的艰难旅程,以及黎明时分灵魂已先一步抵达目的地的感慨。这里的“大江西”可能指的是江西地区,也可能是一种象征,寓意着诗人精神上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夜航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寤言

寤言凄晦百般投,极目空明一带浮。

雨点风声凭客受,山心水意倩谁收。

烟帆无数争迟速,游子三春自去留。

总为时光来悯默,繁云黯䨴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刻喜得微雨

雨脚千山纷欲生,悠然一水漠相迎。

春深易令云施色,昼永初从晚出清。

天以农忙应有意,人于客久漫添情。

潇潇可奈无多得,芳草迷离亦与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记得出门

记得出门笑向西,自东自北竟先迷。

怀情独与湖山匹,积绪孤于岁月稽。

敢为凉雱歌雨雪,徒从晻霭望云霓。

犹馀初服将脩退,微尚终当以意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晚对自叹

逶迤春日落馀晖,云各还山鸟倦飞。

感物方知回首得,观生几许素心违。

草玄执戟真堪哂,轻举悲时孰与归。

祇有藏声随海上,时从鸥客可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