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七)

此心通道更无穷,休咎由来应不诬。

此学千年多不讲,却从悬想着功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七)》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此心通道更无穷”,诗人以“此心”为出发点,强调内心的通达与智慧是无尽的,暗示了个人精神境界的无限可能。这里的“通道”可以理解为通往真理、智慧的道路,或是心灵与宇宙和谐相融的途径。诗人认为,只要保持一颗开放、探索的心,就能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次句“休咎由来应不诬”,紧承上句,进一步阐述了因果报应的自然法则。诗人认为,善恶终有报,这是宇宙间不可违背的规律,不应被忽视或误解。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行为与命运关系的深刻认识,即人应当遵循正道,因为这样不仅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也符合宇宙间的自然秩序。

后两句“此学千年多不讲,却从悬想着功夫”,则转向对传统学问的反思。诗人指出,虽然某些古老的学问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显得不那么重要或被忽视,但它们蕴含的智慧和方法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的。这里的“悬想”可以理解为超越现实的思考,即通过冥想、内省等方式,探索内心深处的真理和智慧。诗人鼓励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识积累上,而应该深入思考,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实践,去领悟更深层次的道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个人精神成长、道德修养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探索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也启示着读者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智慧的修养。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八)

圣门仁礼立双轮,表记檀弓语更真。

我爱关西传此脉,独将遗教觉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九)

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

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二十)

威仪宣著有灵符,义理分明在扩充。

立本若为真自了,却如盆上觅栽松。

形式: 七言绝句

山中秋夜感兴(其二十一)

声音之学久相违,养德陶心自不支。

不见齐门驱御速,却于韶乐识婴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