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元弼筠亭

种竹诛茅欲傍亭,亭前花草莫争名。

笋根稚子春无数,枝上鹓雏晚更清。

翠逼衣襟添野兴,叶翻风雨打窗声。

何当万木凋零后,尤见青青不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筠亭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开篇“种竹诛茅欲傍亭,亭前花草莫争名”两句,以“种竹诛茅”展现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欲傍亭”则暗示了筠亭作为静谧之所的存在。接下来“笋根稚子春无数,枝上鹓雏晚更清”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笋芽破土而出,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晚更清”则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翠逼衣襟添野兴,叶翻风雨打窗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筠亭周围的自然氛围,翠绿的竹叶仿佛要触及衣襟,激发了诗人的野趣;而风吹竹叶的声音与窗外的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最后,“何当万木凋零后,尤见青青不世情”表达了诗人对筠亭及其中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万物凋零之时,筠亭依旧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与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筠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刘元弼遽室

竹径潜通几许深,远窗寒色半晴阴。

朱轮画毂走何事,明月清风惬素心。

宴坐壶中观彗景,时游物外拂尘襟。

此君定自能留凤,更绝飞鸦噪暮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李巽伯少卿新年忆行在二首(其一)

解赋新篇忆帝台,行宫楼殿亦巍哉。

应曾身作壶中客,记得春从天上来。

雉扇齐开香雾绕,龙墀暖赴晓班催。

君王神武多馀暇,綵胜金花似旧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李巽伯少卿新年忆行在二首(其二)

去国东风又一回,江村度岁亦悠哉。

偶逢花向山间发,更喜人从日下来。

破敌屡闻胡骑走,急贤当有鹤书催。

内中谁进春词帖,西掖须凭大手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谢梦叟思乡用李巽伯韵

江头野老哭声哀,宫殿千门安在哉。

御路初传鼙鼓动,驿尘犹见荔枝来。

九重奇祸遽如许,四海军书重困催。

家在双龙双阙下,乱云春思益难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