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宴饮的温馨画面。开篇“楼雪初消,丽谯吹罢单于晚”写出了初春时节,积雪刚刚融化,窗棂上的冰花在暮色中闪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紧接着,“使君千炬起班春,歌吹香风暖”描绘了主人为了迎接新春,不惜灯火之费,将宴会营造得如同初春时节一般温馨。
“十里珠帘尽卷”则是通过珍贵的珠帘被完全卷起来映衬宴会的奢华和开放。接着,“正人在、蓬壶阆苑”中,诗人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身处一个美好的环境,这里的人们都在享受着春夜的乐趣。
“卖薪买酒,立马传觞,升平重见”表达了主人对宴会的热情和急切,不惜一切代价地举办这场宴会,以至于连日常生活中卖柴火的人都被请来共同享受。诗中的“谁识鳌头,去年曾侍传柑宴”则是对过去某个重要人物的怀念,那个人在去年的类似宴会上曾经赐下柑橘给宾客。
至今,诗人仍旧能够从衣袖中嗅到那天香气,这种温暖和美好已经深入骨髓。然而,“已是春宵苦短”则表达了对春夜的珍惜和急迫感,因为这样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
最后,“且莫遣、欢游意懒。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诗人在这里劝说人们不要让这种愉悦的心情消散,而是要细细聆听夜归时的箫声,那声音伴随着璧月的清辉,在空气中回荡。这样的结尾增添了整首诗的意境,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春宵中的悠闲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