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来举盏尚能空,日日东篱绕晚丛。
老去诗人似残菊,经霜被酒不成红。
这首诗名为《残菊》,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秋日饮酒赏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
首句“秋来举盏尚能空”,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举杯,却感到内心空虚,暗示了诗人面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寂寥。接着,“日日东篱绕晚丛”描绘出诗人每日漫步在东篱边,围绕着傍晚的菊花丛,流露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老去诗人似残菊”一句,诗人以残菊自比,寓意自己年华老去,如同经历了霜打的菊花,不再如青春时那般鲜艳夺目。最后,“经霜被酒不成红”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主题,即使借酒浇愁,也无法再恢复往日的红颜或壮志。
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残菊之衰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自身衰老的感伤之情,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郑孝胥的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虎帐牙旗事未央,空教汉水管兴亡。
五年黄鹄矶头客,待与何人说武昌?
江哀汉怒此争流,断送愁人又暮秋。
今日中原应失望,莫将泪眼更登楼。
幽居得胜情,性中有真乐。
南湖奉母地,羡子专一壑。
吾观子养志,所贵在天爵。
娱亲惟节义,菽水岂为薄。
彼苍焉置子,山水聊可著。
岩翠晓窥窗,波光晚摇阁。
氤氲助舞綵,酣适等飞酌。
诗心穷灵奇,觅句如采药。
长生乃固有,仙骨自矍铄。
摛辞散原叟,奥旨匪轻作。
挥毫玉梅庵,妙手试般礴。
杭州咫尺耳,辟地苦自缚。
披图恍登堂,咏叹破寂寞。
倚楼三士送残年,有酒无肴雪满天。
薄醉愈知寒有味,放言自觉道弥坚。
收身遗孑虽人外,厉劫沈霾奈死前。
便欲将君比松竹,篱披相对转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