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二)

入门于邑泪潸然,执手尪羸木榻前。

往事谈来聊草草,拊膺郁处尚填填。

已教吴质长愁老,更使崔骃一病绵。

转眼星辰成永诀,秋风秋雨苦啼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悼念亡友的情景。首句“入门于邑泪潸然”,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踏入亡友居所时内心的悲痛与哀伤,泪水不禁滑落,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执手尪羸木榻前”一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亡友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亡友身体虚弱,躺在木榻上,这一画面令人感伤。

“往事谈来聊草草,拊膺郁处尚填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通过简略地回顾往昔的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不舍。而“拊膺郁处尚填填”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沉重与压抑,仿佛胸中有一块大石,难以释怀。

接下来,“已教吴质长愁老,更使崔骃一病绵。”这两句运用典故,借用了古代文人吴质和崔骃的故事,表达了对亡友年华流逝、疾病缠身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最后,“转眼星辰成永诀,秋风秋雨苦啼鹃。”这两句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界的凄凉景象相结合,形象地描绘了与亡友永别的残酷现实。星辰的消逝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秋风秋雨中的啼鹃,则是哀鸣的象征,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离世的哀悼,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之情,同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收录诗词(21)

陈柄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三)

淩云妙笔制心裁,香案趋班跻上台。

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

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四)

佗傺忳忳病易侵,还凭曲檗解烦襟。

不堪有七嵇中散,对影成三李翰林。

仙客已乘箕尾去,世人空向酒垆寻。

可怜后死招魂痛,一纸烧残一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予已三代单丁,年复垂暮,望孙颇切,丙子岁侨居宛陵,九月八日生长孙,取名英范,今戊寅九月廿九日又得次孙,取名元鹤,喜赋

秋深病叟笑支离,但得嬉时且共嬉。

三世单丁瓜瓞少,两孙递举菊花迟。

书田得藕种他日,鹤子成双为此时。

漫道宁馨添一一,愧无几片善根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一)

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

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飏。

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